他,携带着家族“渐冻人”遗传病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上。
从7岁开始,他开始受到遗传病的袭击,走路姿势变得奇怪,为此他受尽嘲笑和侮辱;
经常走路突然跪倒在地,14岁时为了能走,在脚掌中打入钢钉;
26岁结婚后,因为怕孩子遗传这种病,他拒生孩子而失去了婚姻;
39岁他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靠轮椅出行……
(张戟)
尽管人生遭受病痛折磨,他始终记得祖辈的一句话:
好日子要过得有品味,坏日子要过得体面。
人活一世,不输给自己,更不该败给他人。
童年:不堪回首
他叫张戟,60年代末,出生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
张戟的童年,在7岁那年被分裂成两半。一半明媚,一半阴郁。
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高中*治教师。
他的父亲性格外向,朋友很多。喜欢运动,也对音乐情有独钟。
张戟是长子,父亲对他期望很高。
5岁时,父亲请来自己的朋友,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手胡晓玉教他小提琴,精心栽培他。
但没钱给他买小提琴,练琴需要去胡老师家里。
胡老师教学认真,一个调需要反复练习,对小孩子来说,一点不好玩,枯燥又无聊。
一让去练琴,张戟非常抵触。
然而,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你曾经讨厌的,有一天会是你高攀不起。
(张戟小时候)
张戟怎么也没想到,有天,他即使想学,老天却不给他机会了。
噩梦自7岁开始。
那年幼儿园的毕业演出,张戟要拉小提琴表演《白毛女》。
然而,一向活动自如的张戟却爬不上舞台,耽误演出,被老师好一顿批。
这事过去不久,张戟的手就抓不住小提琴的琴弓,走路时莫名其妙地摔倒。
医院看了很多专家医生,结论是神经肌肉萎缩。
他弟弟七岁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也发生了。
有天他弟弟像往常一样,站在二楼,扶着螺旋楼梯栏杆探身往下看时,意外发生了。
他突然双手无力抓住栏杆,大头朝下从二楼摔了下去,命差点没了。
(张戟小时候拉琴)
那时,张戟对这个病毫无概念,不知道这病有多重。
发病之前,他经常和同学们踢足球。
得病后,张戟走路的姿态与常人不同,被叫“瘸子”,经常被同学们的嘲讽和模仿。
有次摄影课上,几个同学把张戟扔到垃圾桶里,张戟无力从垃圾桶里爬出来,被同学纷纷举着相机拍下张戟狼狈的样子,照片洗出来互相传阅。
还有次,他被几个邀请去附近工地的沙堆上玩耍,他想和他们做朋友,很高兴地去了。
结果,被同学恶搞,掉进了沙坑里,其他人站在旁边哈哈大笑。
张戟心中愤怒却又无可奈何。他越来越害怕和同学们在一起。
稍大一点,他也反抗,反讽回去,偷偷掰断那些人的橡皮,躲避砸过来的石头。
委屈,从来不跟父母说,回家后偶尔兄弟两个互相安慰一下。
童年本是七彩的,而张戟童年却是灰色的,暗夜里打湿枕头的独自逞强,不堪回首。
少年:书籍带来温暖
其实,张戟和弟弟患的是进行性肌肉萎缩的病。
进行性肌肉萎缩,患病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特殊性遗传性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染色体发生了基因变异,运动神经元出了问题。
还有一种原因是与受寒、铅中*、感染、脊髓灰质炎等因素有关。
而张戟的病是遗传性的,而且已经遗传了四代。
他外公的妈妈患了这种病。
从张戟记事开始,“她就一直躺在床上。”
病遗传给了外公曹厚载。他外公生在富商之家。20岁继承家业,在上海滩站稳脚跟,经营百货及医疗器械。
有钱有家国情怀。
抗日战争爆发时,他积极投入抗战,给江南新四*提供药物。
抗美援朝时期,他不但自己捐款数十万港币,还动员身在香港的朋友们捐资捐物,获得过陈毅亲题的“劳*模范”牌匾。
(张戟青年时候)
外公有四个孩子,除了张戟的大舅外,其余三人都遗传了这个病,包括张戟的母亲。
而张戟和弟弟没有大舅幸运,没能逃过遗传的厄运。
初中时,张戟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受限。
当别的男孩子在操场上疯跑踢足球,跳跃投篮球时,张戟连抬脚走路已是难事。
初二那年,14岁的他,休学一年,去做了三关节固定术,用钢钉钉在他脚掌中以防骨骼畸形。
医院图书馆馆长,家里有时会放刚采购回来的书。
他找到了消磨时间的方法,大量的阅读书籍,从世界名著到历史、武侠小说等书籍。
他也找到了自己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在人生至暗时刻,他选择看书,书籍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
回到校园后,他的文科成绩飞跃式的提高,成为班级里佼佼者。为此,代表班级参加英语和作文比赛的一定有他。
他用努力吸引了同学们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