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患者往往受到老经“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误导,卧床静养而不敢动,结果造成体质虚弱、情绪低落、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等并发症。静养不动的结果,轻则影响日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因为血栓导致死亡。因此,即便骨折,也应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
误区一:按摩或热疗引起肿胀
对于急性外伤或手术后的病人,有的亲朋好友会帮忙按摩或做些热敷,误认为这样可活血化淤止痛,结果导致病人受伤处异常肿胀疼痛,重者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严重影响疗效。
事实上,一般受伤后24小时内,较大手术后72小时内,是不宜在创伤局部按摩和热疗的,因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肿期,创伤局部揉按和热疗不利组织修复,会影响下一步的治疗,在急性创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做些冰敷,医院,由医生予以专业的处置,如冷疗、患肢抬高、结合轻柔的淋巴按摩等。
误区二:骨折后长期卧床休息
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但不等于人们误认为的完全不动,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往往因体弱更加缺乏运动,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褥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
早期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是预防血栓的一个有效方法。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康复运动对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骨折或手术后,应遵从骨科医生或康复医生的专业意见,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运动和治疗。
误区三:打了石膏,能不动就不动
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疗步骤是固定以利于断骨生长,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许多人误认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动,由于长期制动,也可带来诸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等并发症。
骨折病人复位固定好后,一定要多运动肢体关节远端,例如,手臂骨折,可以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动。对于获得充分内固定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患处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