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观感觉来看,科学成就越高的人群,肥胖者越少。或许肥胖与智力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在一般的学习和工作领域,对智力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应该区别不大。
成绩好与智力、学习品质(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专注力等)有关,更多地表现在思想意识领域。而肥胖是一种身体素质指标,是生理物质领域的反映。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01几则调查研究实例
一、年3月,南京医学院少儿卫生教研室萧黎、王杏英调查了南京市18所小学部分肥胖儿的智力和学习成绩。
他们选择年龄6~13岁、肥胖度超过20%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照组选择与肥胖学生相同班级、性别、年龄的正常体重学生,1∶1配对。共对,男68对,女34对。对他们测量身高体重,以及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定了儿童的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二者之和,即总智商)。
结果发现发现肥胖可使儿童视知觉、接受能力和掌握要点能力下降,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普通儿童。
二、医院曾做过长达7年的研究,跟踪调查了3万多名妈妈和孩子智商,结果于年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
发现孕前肥胖妈妈体重指数,与孩子7岁时智商平均表现呈负相关。但是孕期进补导致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超标,并不会影响孩子智商。
三、年1月,美国《儿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项调查报告。
美国国立卫生钻研院试验人员对名父母和他们4个月—3岁的孩子进行了三年跟踪调查。
这些家长被要求在孩子4、8、12、18、24、30、和36个月大时,完成ASQ儿童发育筛查量表,以评估宝宝在各个阶段其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沟通、人际社交和处理问题能力。同时,这些家长也需要提供怀孕前及分娩时安康形态、身高体重(BMI)和生活模式给试验人员。
①母亲肥胖:孩子3岁前精细动作方面表现较差,像玩纽扣、拉拉链等手指动作,不达标率是体重正常组1.67倍。②父亲肥胖:影响孩子社交、互动能力,不达标率高1.75倍。不过神奇是,双胞胎似乎不受爸爸体重影响。③父母双方都肥胖:父母双方BMI都超过35、重度肥胖者,孩子在3岁时测试中,精细动作、社交、处理问题能力不达标率是父母体重正常孩子3倍。
02肥胖为什么会影响智力?
一、研究发现,肥胖者与偏瘦者相比,体内多巴胺受体基因偏少。
多巴胺获称“脑部信息传递者”,是一种脑部神经传导物质,主要负责大脑中兴奋、愉悦等快感的传递。
因此,肥胖者大脑传递信息量没有非肥胖者丰富。从而使大脑对刺激的敏感度、精确度、层次感以及记忆力都有所欠缺。
二、《放射学》(Rad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令某些部位萎缩。
年,美国研究人员针对名平均年龄为55岁的参与者开展的独立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两项指标进行了评分。同时对这些参与者还进行了大脑结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让研究人员通过大脑图像测量大脑中灰质和白质的体积。
研究发现,同时具有全身性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人士,大脑中的灰质比体型精瘦的人要少。
BMI和WHR在健康范围内的参与者,其大脑灰质体积平均为立方厘米。而对于BMI和WHR较高的参与者,平均灰质体积下降到了立方厘米。
大脑灰质就是大脑中的神经中枢。灰质减少,意味着神经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影响大脑对信息的处理。
三、肥胖影响影响脑血流,进而影响颞叶皮质生理机能。
肥胖患者脑血流降低,使大脑颞叶皮质出现稀疏区。颞上回的41区和42区及颞横回为听觉皮质区,颞上回的后部为听觉言语中枢,称为Wernicke区。颞叶的前部为精神皮质,人类的情绪和精神活动不但与前额叶皮质有关,与颞叶也大有关系,海马回与记忆有关。
进而使人记忆力下降,语言理解能力迟钝,思维不清晰。
它的另一个原因是,肥胖可能影响体内荷尔蒙的活动,而荷尔蒙活动与大脑内神经化学物质的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神经化学物质因受荷尔蒙影响而出现异常,也会导致思维、记忆、情绪活动的异常。
四、脂肪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损伤脑组织。
美国乔治亚瑞金斯大学(GeorgiaRegents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生物学实验,并将其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TheJournalofNeuroscience)上。
研究人员对一些容易过食和肥胖的小鼠进行了检查,并发现在它们的血液中有一种名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的物质浓度日益增加。白细胞介素1随着血液来到这些小鼠头部后,就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了海马区(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关键部位)等脑区,造成脑组织损伤。在检查这些动物的大脑组织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存在着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1,炎症标志物也有广泛分布。
03思维能力也反过来影响肥胖度
人在安静状态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大脑,其中大脑耗氧量占到总耗氧量的20%。越爱思考的人对能量需求越大。并且具有思维习惯的人,常常是整天不间断思考,对能量消耗巨大,远多于运动消耗,因为运动消耗是短时性的。
而越爱思考的人,其思维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样进一步加强能量的消耗,就越不容易肥胖。
根据最新生物学研究,人的思维能力与大脑神经细胞的联结数目有关,越爱思考的人神经细胞联结越多,形成的网络越复杂,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越强。
同时,思考会增加脑细胞的活力,延长脑细胞的寿命。所以,科学家一般都比较长寿。如,
霍金在
年,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存活时间为2.5年。而霍金却活到年,76岁才去世。这虽然有个体差异性,但与霍金动脑不无关系。
04如何控制肥胖?
中国国家卫计委在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从年到年上升了5.1%和4.3%。
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
根据生命发育规律,任何一种表现特征都是内在的基因与个体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所以,肥胖既与遗传有关,也与生活习惯有关。
关于遗传基因,目前发现有十多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如最近,剑桥大学的遗传学家StephenO’Rahilly和他的同事对FTO基因进行了研究,发现下丘脑中FTO减少60%的小鼠往往会拒绝进食。表明FTO基因在食欲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控制肥胖呢?
从机体的稳态调控来分析,肥胖就是吸收大于消耗。
所以,对于肥胖的控制,一是减少来源:即控制饮食;二是增加去路,即多运动。当然主要靠控制饮食。否则,饮食没控制好,运动再多也不起作用。俗话说“三分运动,七分饮食。”
一、控制饮食。
尽管食欲受基因调控,但我们仍然可以人为依靠意志力来进行控制。
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是: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
其中无机盐需求量很小,一般的食物均可以满足。关键是有机物。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每天必需。不然,细胞就没有能量供应,人也会显得没有精神和力气。
蛋白质也是不可少的,是构成机体结构和行使生命活动的物质。蛋白质每天都衰老分解,必须要补充。
维生素都是辅助性的物质,但也必可少。
纤维素人体并不吸收,但是,可以防止机体对胆固醇吸收过多,可预防一些肠道疾病。同时,还可以提供饱食感,从而减少饮食量。
将常见食物按热量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油脂食物肉类食物淀粉类食物豆制品食物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热量最少。再综合人体所需营养来看,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可以全部由蔬菜水果提供,且能满足人体需求。因此,每天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对减少能量物质的摄入是有利的。
蛋白质可以从豆制品获取,但由于动物蛋白中的各种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更为接近。所以,也要补充一点动物蛋白,但不要过多。如果蛋白质摄取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同时,过多的蛋白质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糖类主要由米饭、面食等提供,但也还要少吃点,不能超过消耗量。一是因为蔬菜水果也可以提供部分糖类。二是消耗不完的糖类也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了。
对于油脂类的食物,可以适当补充一点,也应以植物油为主。
二、适当运动
根据人体对能量的利用规律,开始是直接消耗葡萄糖。葡萄糖不足时,再消耗糖原。糖原消耗完了再才消耗脂肪。
所以,运动消耗掉脂肪需要持续较长时间,至少要坚持半小时以上才有效果。同时为了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带来不适,不要剧烈运动。当然,如果要增加肌肉,则必须剧烈运动。
当然,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多动脑思考,也是很好的控制肥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