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慈悲是怎样的一种慈悲
——救助“脊髓性肌肉萎缩”孩子包珍妮包奥健一家
在温州,有这样的一家人:
图1全家福:父亲包宗峰、
母亲*飞钗、孩子包珍妮和包奥健
大女儿包珍妮,16岁。出生13个月就确诊为“脊髓性肌肉萎缩”(SMA患者),医生判断活不过4岁。年丧失了正常肺功能,呼吸依赖一台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呼吸机。医院护理,每天的费用是多元。年底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花了20多万,在家里配置了呼吸机、制氧机、氧气瓶、吸痰机、排痰机、空气消*器、ABS双摇床、不间断电源和蓄电池,父母自学术后护理,寸步不离地在家照顾。
面对这“向死而生”的命运,包珍妮,用她唯一能动的大拇指,写下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图2包珍妮在手机上学习、创作
弟弟包奥健,9岁。出生时承载着将来照顾姐姐的期待,却在9个月大就确诊与姐姐患有同样的病,目前脊柱弯曲已经非常严重,要借助纠正背心才能坐稳,同时肺部也开始萎缩。几度从*门关里回来,没有上过一天学,却比一般的同龄孩子懂得更多,是小小“百科全书”,说话语速飞快,生怕赶不上敏捷的思维。
图3包奥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思考
父母一刻不敢松懈地照顾着这一对儿女,也许一口痰就会夺走孩子的生命……孩子夜里需翻身十几二十次,自己哪敢安然入睡?十几年了,积劳成疾,身心疲惫,更别说一直以来因治病而导致的经济压力了。父亲包宗峰,脑血管畸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母亲*飞钗,肝内血管瘤。两人都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父亲一度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想一死了之,于是珍妮对父亲开解:
图4珍妮写给父亲的信
安福利生慈善中心菩提行:
怎样的缘分,安福利生慈善中心的则普师父看到了珍妮的故事。
便有了一见如故的见面,从早上9点多一直聊到下午3点多(师父们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寺院)。
图5初访包宗峰一家
非找你编辑器
病苦,并没有挫败孩子们,
反而带来了对生命的思考;
灵性的交流,是彼此的加持。
珍妮说:原来佛法这样令人震动!
师父开示:“苦是苦,你是你”。
珍妮细细品味着:“苦是苦,我是我,被这么多人关心、爱护着,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苦。死是一瞬间,活着却要一直勇敢的活下去,我想做个勇敢的人。”
师父们刚到寺院,就看到珍妮已迫不及待地发来一连串追问:
“师父,我今天在想您说的话。”
“所谓离苦得乐,佛法里没有二元对立,只有相对……”
“既然没有了‘苦’作为对比标准,那么‘乐’从何而生呢?”
“您说要追求无我的境界,那是不是应该要把‘乐’也一同舍去,才能真正达到:大慈大悲、无你无我、不悲不喜呢?”
好像路途并没有令心的交流中断过一样,对话延续着:
师父:“是的,佛法里究竟的快乐是‘寂静为乐’。就是契入无我,认识空性后,进入的寂静涅槃的快乐境界,究竟常乐。”
珍妮:“若以‘寂静为乐’,那么是否会有‘吵闹为苦’这一说?”
师父:“不会的,这个时候不会执任何事为苦。是心的寂静,和外境无关。”
珍妮:“可是,既然心都寂静下来了,又怎么会为这种‘寂静’而感到快乐呢?”“所谓无我,不应该是‘我是无’这样的一种状态吗?”
师父:“并非没有我。”“空也不是什么也没有。”“无我,是指没有‘我执’,不执著着‘我’的这个中心点这个角度。”“空性,是指‘无自性’,所有的事、物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永恒不变的特性,它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可以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下达照法师的《快乐人生》。”
珍妮:“我明白了。谢谢师父。我又在想,佛陀的慈悲是怎样的一种慈悲?是以‘世间苦为己苦,世间乐为己乐,而后教人离苦得乐’,还是‘知世间万苦,感世间万乐,而不为此悲喜,只引导世人,和自己一起来感受这份寂静’?”
师父:“知苦乐而不着其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慈为予乐,没有条件,不论亲疏。”“同体大悲:悲为拔苦,感同身受,没有分别。”
珍妮:“当真是大慈大悲,非凡夫所能够做到的境界!”“但要做到‘大慈大悲’这个境界,还得先做到上面的那句话:‘知苦乐而不着其境。’”
…………
非找你编辑器
佛陀的慈悲是怎样的一种慈悲?让众生真正离苦得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不是财富,不是名和权,甚至也不是身体健康,而是觉悟,看到生命的真相,找到宇宙万物之规律。
点燃心灵明灯,传递希望,普愿佛陀的一切智慧明灯为苦难众生照亮生命的觉悟之路,在达照法师、达空法师的带领下,安福利生慈善中心将不懈努力!
后记:安福利生慈善中心随后为包宗峰一家提供了2万元的医疗救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