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庚子初冬尤暖,民乃康安
2.本期病案:阳虚寒中,发热、腰痛、少腹痛
3.诊余缀金:肺痿释名孙洁静文
他山之石(养生知识):冬吃萝卜有学问(转自夏登杰天年之路)
1
庚子初冬尤暖,民乃康安
庚子立冬,各自媒体纷纷发表养生美文。
传言谓今年庚子冬,预测是个世纪寒冬。余不以为然,今年夏天,虽是少阴君火司天,但今年火气未能大盛,一直受抑郁压制,现在到了阳明在泉,初冬少阳相火加临,火气报复、发作正是时候,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长荣,民乃康,其病温。”到了终之气,才“寒气数举”。
在今年楚鄂瘟疫之后,国内防疫形势一直箭在弦上,现在仍然不时在各地有散在发生,这个时候讲“民乃康”是否正确?应该说总体上是:“民乃康”,要说民病,还是那个“温(瘟)”,“其病温”也。这不:往往某地数人染疫,全市核酸检查,全市排查隔离。
身康心不安也是病
事情总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即过度医疗、过度检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病。
国人视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无病服药为待遇,这种思想十分有害,要警惕了。
有一患者,男,年77岁。体健无甚基础病,每天运动。每年体检两次以上,其中一次住院检查,另外每年一次的疗养期间体检。再者,稍有小恙即大动干戈。
今年初,新冠疫情刚过,即对他们进行体检。医院来讲,这是大主顾大生意,对于个人来讲,似乎是个待遇,人人乐于接受。
CT检查,右上肺有一毛玻璃样结节。要求其彻查。
当时,我就告诉他,我十二年前就有肺部毛玻璃样结节,搞得有人很紧张,我不为所动。这事,不能操之过急,是个慢性问题,注意观察就是了。
重要的是,我是个有信仰的人,我把我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造物的主,即使明天早晨要回归天家,我是一样的喜乐!
彼可没有我的信仰,他与其他国人差不多,信科学信到迷信的程度,他以为只有科学和代表科学的最先进的医疗才是延续生命的救星。所以过度检查,一年几次体检,动用CT、MR等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
过度治疗,癌症从最细末时即被发现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似乎是个真理。穿刺,化验,结论:可能为恶性。医生们动员他,“微创手术,无啥伤害”!?
说是微创没有伤害,其实不然。手术后,患者厌食,舌苔灰黑厚腻,舌质绛晦瘀滞。从来没有的咳嗽痰多也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明确证据!
接着,因低热咳嗽真的住院了。首先要诊断,但诊断不下来,只好动用支气管镜,后诊断为肺、支气管结核。因免疫力下降,肺陈旧性病灶,开始活动。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
抗痨,近一个月,化验:肝功能严重受损,胆红素数百,谷草、谷丙都近千。抗痨药被紧急叫停!
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不好说。望八之龄,指望身上没有毛病做做伴,要一直保持完美,是不现实的。民病,康安!原来如此,真是书不我欺!
《本期病案·寒邪直中三阴,发热、腰痛》介绍了一位普通市民,她们羡慕那些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朋友的“福气”,殊不知,真正有福的正是她们自己。
同样的事情如:你眼睁睁看着别人每天膏梁厚味,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好不眼谗,流口水。然而有那么一天,那个妄人突然中风,你或许会明白些什么?!
2
本期病案
阳虚寒中,发热、腰痛、少腹痛
-11-13
星期五,上午,门诊,刚进诊室,更衣未毕,一妪推门恳请加号,原是上周门诊发热腰痛患者,以为是她要加号,当然可以,询知:是儿媳腰腿胸脘痛,她本人热退身和矣。
此妪年逾八旬矣,于年10月23日来诊,也是加号,是近11点来要求加号的,怜其老、病,无人陪同,无助之状令人动容。临诊她时,已经12点10分矣,诸生皆有倦意,余亦强打精神。
主诉:腰背疼,右少腹疼痛,翻身困难,低烧(38℃),发烧前有恶寒,手足冷,食少,心口嘈杂。
今日上午她先看内科,后看外科,又看骨伤科,最后骨伤科要她住院检查,做CT、MR,抽血等。她从以往看病的经历中知道,这个病是生不起的,即使再折腾,可能命也保不住!况且也没有人陪同(自己好了些却能带住溧水的儿媳来看病,怎么啥事都反了呢?),主要还是经济问题!
刻诊:脉弦,尺微。舌淡红,舌体稍胖,苔薄。
此阳虚,寒邪中于三阴。当予温阳祛寒。
黑顺片30克先煎川、草乌6克
桂枝2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
寄生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
红参10克炒白术20克独活10克
秦艽10克细辛6克威灵仙30克
生*芪30克炙甘草6克
按语:
这个方子吃了第一剂之后就感觉病退了,几付药吃下,竟然不烧了,腰不痛了,少腹也不痛了!
回看过往
年1月18日、年10月9日肝阳、胸痹、肺胀。
我们回看她年1月18日和年10月9日的病史。肝阳、胸痹、风寒遏肺,皆经我中药调治而缓。
-1-8
脉两寸微,关部弦,左关滑,两尺微;舌淡红,微晦。诉心前区不适,心慌气短,走路后加重,眩晕;咳嗽近半月余,CT检查示:肺水肿!?医要求她住院治疗。晨起多汗,午后减轻,大便一日数次,时干时稀,夜间口干,夜寐尚可,后背酸胀。先予温心,平肝,宣肺。
-10-9
风寒遏肺合并心胃同病:胃脘胀痛不适,便后缓解。咳嗽,活动后胸闷,气促,头晕。脉右手寸微,关尺沉取有弦象,左手寸关弦滑,关部甚,舌质微晦。BP:/80mmHg。处方以射干麻*汤与附子理中汤合方。
按语:
如果我们摒弃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自觉使用中医疗法,提高医疗质量,这样对提高医疗水平,恢复民众的信任,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3
诊余缀金
肺痿释名
孙洁静文
肺痿病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云:“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上焦有热,肺为热灼则咳,咳久不已,肺气失于宣降,痿弱不用,形成肺痿。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言:“肺痿者,肺气委而不振也。”
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知?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次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指出肺痿发病原因有误用汗、吐、下法致重亡津液,肺津大亏,肺失濡养,或消渴日久,阴虚内燥,小便频数,津液大失,肺叶痿废不用。并指出肺痿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吐涎沫。其脉为寸口脉数,且为虚数。且明确区分了肺痿与肺痈的不同。
肺痿分虚寒与虚热
原文:《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即治疗虚寒肺痿的主方为甘草干姜汤,用药意在温中焦之阳以暖肺;原文“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此为肺有虚热,热在上焦,肺受熏灼,久则痿弱不振,终致肺叶枯萎,治疗需益气养阴,止火逆降肺气,用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亦云:“肺为娇脏,热则气烁,故不用而痿;冷则气沮,故亦不用而痿也”。
此外《千金要方·肺痿》将肺痿分为热在上焦及肺内虚冷二类。指出虚寒肺痿可用生姜甘草汤,虚热肺痿可用麦门冬汤、炙甘草汤等。
诸多肺疾可致肺痿
肺痿可赅肺脏的多种慢性肺系虚损性疾患后期发展而成。
肺痈、肺痨等久咳,皆有转化为肺痿可能,《外台秘要》言:“肺气嗽经久将成肺痿”,久咳劳热可形成肺痿;《证治准绳》曰:“久嗽咳血成肺痿”;《外科正宗·肺痈论》提到:“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咳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传为肺痿”。
肺胀,一般多为喘、哮吸纳不利,哮鸣。缓解期,或恢复期,仅存咳嗽多痰者,治疗之法与肺痿证治大法并无大异。
第九版《中医内科学》:肺痿总病机为肺脏虚损,津气大伤,以致肺叶枯萎。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治疗以补肺生津为原则。证治分类为虚热证和虚寒证。虚热证用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虚寒证用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然而临床上寒热经常错杂,很少有典型的虚寒与虚热之证。
肺癌可从肺痿论治。王三虎老师(南京同门学长:后学孙洁静这厢有礼!)提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王三虎老师的结论(《肺癌与中医肺痿的比较分析》《中国中医急症》,16(9):-):中医古籍中所讲的肺痿基本上就是现代医学的肺癌。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以肺热阴伤,痰浊上泛为主要病机。阴虚内热,痰浊上泛,是初中期的主要证型,治不得法,迁延日久,往往阴损及阳,渐至阴阳离绝,或气血双亏,阴阳俱损,消耗殆尽而亡。
李铁*老师:“肺痿赅肺癌、肺结节、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大泡、肺不张等病。”
李铁*老师特别欣赏王三虎老师发前人所未发,许多问题一经点破,前边竟是坦途大道,我们研读古籍,真应该学习王三虎老师的精神。
肺痿多见于慢性咳嗽,不单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结节、肺大泡、间质性肺疾病、肺不张、矽肺等皆可从肺痿论治。只要以慢性咳嗽为主诉,只要有咳吐涎沫,皆可按肺痿治疗,且临床多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或者麦门冬汤与甘草干姜汤合方加减,另外《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其他可治疗肺痿的方剂如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用射干麻*汤、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皂荚丸今用三子养亲汤、咳而脉浮用厚朴麻*汤、脉沉而有水者用泽漆汤,李老师临床亦是随证运用。
主笔
李铁*
编辑
沈露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