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肌无力是神经内科临床两个主要症状,尤其在骨骼肌肉病更常见,因为很多引起肌萎缩、肌无力的疾病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治疗难度很大。因此,很多患者往往谈“肌”色变,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对此,河北医院肌萎缩一科主任陆春玲表示,肌萎缩、肌无力相关疾病并不是都不能治疗,有些疾病疗效好,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尽量明确诊断,才能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判断能否治疗及痊愈。
肌萎缩、肌无力按发病机制可以分成三大类: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无力;肌源性肌萎缩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肌萎缩肌无力。这其中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也有许多疾病与自身免疫机制紊乱、外伤、压迫、血管病变等有关。一般情况下,与遗传相关的肌萎缩、肌无力往往治疗难度更大,效果差,尤其一些罕见病,往往无药可用,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专家对遗传性肌肉病研究的力度加大,很多疾病呈现出良好的疗效。医院肌萎缩科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使很多难治性肌萎缩延长了寿命,改善了症状。
另外,还有些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找到了治疗方法。比如糖原累积性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线粒体肌病等,有了针对性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疗效。糖原累积性肌病二型(庞贝病)有了糖苷酶替代疗法;脂质沉积性肌病中戊二酸尿症也可以应用维生素b2加代谢调节药物治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引起的肌萎缩肌无力可以补充肉碱达治疗目的。
“诊断遗传性肌肉病除了依靠症状表现,还要进行血心肌酶检查、肌电图、甚至肌肉活检、基因检测的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予以针对性治疗。”陆春玲表示,尤其是目前基因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遗传性肌肉病明确诊断,了解其遗传方式,对后代优生优育提供了依据。即使有些肌肉萎缩目前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也还可以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延缓病情发展,以期待新药物的出现。
总之,肌萎缩肌无力难治,遗传性肌萎缩肌无力更难治疗,但是,恰恰很多种遗传性肌肉病却是可以治疗的,关键是大家一定明确诊断。如果你身边有肌萎缩、肌无力患者,一定客观分析,切莫妄下结论,延误患者诊断治疗时机。
相关链接
医院肌萎缩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肌萎缩继续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医肌萎缩治疗中心,致力于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及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内科疑难病症的防治研究,提出从“奇经与络病”论治肌萎缩的学术新观点,创立“扶元起痿,荣养生肌”的治疗方法,研制出了三十余种系列制剂,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寿命。
--------------------
医院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