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累多脏,以萎统名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累及延髓时,亦可出现构音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
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多样,但症状主要是肌无力、肌萎缩,因此应将其归属于中医“萎症”范畴。出现肌束震颤或痉挛性瘫痪时,兼属“颤症”、“痉症”,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兼属“失语”、“喉痹”范畴,病之根本属于“萎症”,应以“萎症”统以全名。辨病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阳亢风动、痰浊淤血为标。脾居中位,统率阳明,脾胃虚则不能奉养先天肾精,亦不能化气行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发为萎证。肾虚精亏,骨枯髓空,脏腑衰惫,气血乏源,肌体失养,亦可致萎。肝主筋,藏血,筋脉之所会,肝血不足,不能荣筋,不能充养四末,亦可致萎。肝阴亏虚,阳亢风动可致肌肉跳动。疾病后期多兼痰浊、淤血阻滞经络,致虚实夹杂之重症。
辨证分期、明确治则,医生认为可将运动神经元病病程分为三期:早期、中期、晚期。临症治疗时根据病程长短、病变虚实,整体辨证、综合诊疗。
2.1早期早期多实、病在经络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单一,多表现为单一肢体、单侧肢体症状或仅表现吞咽、言语困难等症状,以经络病变为主,脏腑之气尚未大衰。治以疏通经络、涤痰化瘀之法以通其经络,辅以补益脾胃、调养肝肾之法以调其脏腑。
2.2中期虚实夹杂、病已达腑病变中期,病程延长、病损加深、病势缠绵,患者多夹虚夹瘀。治疗应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补中求通、通中求补、补通相合。予补脾胃、养肝肾之中配合莪术、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之品,瘀象明显者酌加全蝎、蜈蚣、僵蚕等虫类以剔筋搜络,去除络中淤血。
2.3晚期晚期元气亏虚、病在脏腑疾病晚期、病程日久、脏腑之气衰败、病情复杂、病势危重。治疗应大补元气、鼓舞气血、佐以疏导。予填精补髓、培补肝肾、健运脾胃、化痰熄风、开窍补虚之法,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
根据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辨证将其分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痰瘀互阻四型。临证时又统筹全局、综合分析,不拘泥于某一特定证型,遣方用药自有定法。3.1肺脾气虚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肌肉跳动甚至肌肉萎废不用,神疲乏力、倦怠、气短、动则尤甚,自汗畏风,纳呆便溏,舌少津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脾肾阳虚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畏寒肢冷,纳差,腰膝酸软,或兼肌肉颤动,或心悸头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补脾肾、助阳化气。肝肾阴虚症见肌肉萎缩,肌肉跳动,肢体僵硬,肉削筋惕,眩晕耳鸣,两目干涩恶心烦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养肝肾、潜阳熄风。3.4痰瘀互阻症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肉跳动,肢体僵硬,痰多,吞咽不利,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舌质暗红,苔*腻,脉弦滑或脉沉细。治以补益肝肾、健脾、化痰祛瘀。
体会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疑难病症,预后极差,国外学者统计平均存活时间仅2~5年,其病因病机不明,西医无疗效确切的药物。中医将运动神经元病归属于“萎症”范畴,认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倦内伤,外邪侵袭等致肝脾肾亏虚,元气内伤,肝风内动而发病。辨病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阳亢风动、痰浊淤血为标。治疗上主张在辨析病期,明确病位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依证施方,结合针灸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以奏内外相济,功效相合之良效。
王医生治萎重用补气之药,*芪常用至60g或90g,大剂应用时惯少佐防风,清轻走表,使*芪补而不滞。王医生常言:“萎之重症,非大剂*芪、*参不能起脏腑衰惫之气,勿俱*芪腻滞蹇气”。萎之重症,常用紫河车、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肾填精,养血生肌,应用时少佐苍术、砂仁醒脾和胃,防止其滋腻碍胃。病之各期均或多或少间杂血瘀之征,临证配以川芎、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每获良效。久病入络,当选用全虫、水蛭、蜈蚣等虫类药以搜筋剔络,“虫以动其瘀”。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之始终均兼有不同程度的脾虚症状,兼之大剂滋补易壅塞气机,养阴生精之品易滋腻碍胃,致正气未复,脾胃先衰,故调护胃应贯穿治疗始终。
王世龙医生还十分注重饮食、情志疗法。运动神经元病病势迁延、病程较长,加之运动能力减退,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减退,营养状况较差,饮食上应加强营养,多食肉、蛋、骨汤等温补之剂和豆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由于病情较重,患者易致心情抑郁。王世龙主任用药常酌加疏肝解郁之品,同时注意与患者沟通,调整患者情绪,促进病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