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是横纹肌营养障碍,类型很多,治疗也主要是针对性为主。肌肉萎缩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中医治疗肌肉萎缩症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主要是辩证治疗,治疗方法也很多样。
中医以辩证治疗为原则,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
2.中医早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中期重在补脾益肾,后期滋养肝肾,养阴益气为要。可用纯中药制剂并配以B族维生素,以改善循环,必要时可试用高压氧,并注意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
3.肌肉萎缩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一种基因缺损的疾病,它的类型有很多种(如:裘馨型、贝克型、脊髓型等其他类型…),以裘馨型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有缺损的基因使肌肉细胞功能逐渐丧失,随著年龄增加肌肉受损程度愈严重,以致患者肢体无法活动自如,并且造成各关节挛缩变形,必须靠支架辅助或轮椅代步,甚至瘫痪在床上。
4.中医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病例
患者,男,42岁。因颈以下肌肉跳动6个月,进行性肢体乏力4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上臂肌肉不自主跳动,逐渐波及四肢及躯干部肌肉。4个月前出现右手持筷不稳及端碗无力,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乏力,在当地诊断为风湿病,行针灸等治疗无好转,半年前感说话费力,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查体:体温36.8℃,脉搏82/min,呼吸20/min,血压/84mmHg。语言清晰,眼球各方面运动到位,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颤动,咽反射存在,双上肢、胸背部及下肢肌肉均可见明显的肌束颤动,无明显肌肉萎缩,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IV+级,肌张力增高,四肢腱反射。(4+),持续踝阵挛,霍夫曼征(+),病理征(一),共济运动正常,深浅感受正常,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也称为LouGehrig病,关于该病的很多方面问题目前尚不明确。如果无法了解引发ALS的确切原因,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而有些人不会。不过研究人员确实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