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王宗岳行功论云:“腹内松静,气敛入骨,刻刻在心”,《十三总势歌》:“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太极拳法行功歌要诀云:“肩松气沉下盘稳,意守静字变化真……周身一家活为好,松柔动静合顾到”,武式太极拳的完善者李亦畲在《撒放密诀》云:“三曰松,松开我劲勿使屈”。著名太极拳技击家杨少候先生说:”不是把对方打出去的,而是把对方松出去的“,太极拳名家李雅轩先生说:“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然会沉下去,日久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栓在臂上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出动时,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识松松的将两臂挑起来,以腰背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出动,将一趟拳演练出来,非四肢之由自动也……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有兴趣者不妨一试,比较长劲和短劲的发放,便可感受到松的质量了。练过三、五年太极拳的爱好者,以腰胞腿的力量,用长劲不难把一个门外彪形大汉发出二、三米之远。但即便是十年以上拳龄的爱好者,有相当部分人发起短劲来,却发不出短劲的效果,找不到短劲的感觉。比如给对方使一个似乎不用多大力气的推按短劲,对方感觉是受击部位表层有些疼痛,而不是透内入里,震击内脏的难受之痛。若松松的落击对方手之小臂,则对方应痛彻臂骨,如同铁棒敲击的感觉。发不好短劲的原因何在?多是发短劲时胸、肩、肘、腕、手指等部位不够松软,有些僵硬,有些本能无意的紧张,但他眼下做不好,正所谓修炼未到火候,真拿不出具有威慑力的短劲。上述验证,笔者和自己的学生们曾有感受。赵堡和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和敬芝先生说:“往来挤按须放松,纵擒权谋跟彼动”,还强调与人搭手要空松圆活。北京市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先生说:“全体透空,无我无为之境界是从培养手与腕的柔软放松开始的”。以上拳经所云也好,前辈述说也好,其中内容都注重一个“松”字。由此可见,松净是太极拳的灵*,是有着重要拳理和核心拳法。两臂松、胸松、腹松、腰松、胯松,全身无处不松净。即在用意而不用力,意之所致气至焉;气之所至,身即动焉。此则气血流注全身毫无停滞。从字眼上看,“松”的大道理似乎不难理解,当你在打坐或站桩时进入松静状态也许不难。但你想在行功走架和对练竞技的运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放松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至到的。在练拳架,揉推手、拆散手时做到松乃至做好松,即使对于有些打了几十年太极拳的老练家来,说还真的不容易呢!笔者曾拜访了一些名师大家,亦与一些推手大赛奖牌得主切磋交流,感到事实确是如此。
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精神是安逸的。有些人练松不成变为懈,懈的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皮肤腠理(腠理一词源于传统中医之辞,它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紧张,精神萎靡不振。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其表现是上下摊成一堆。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等。如何做到松而不懈,松而不紧,这是练功的关键。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试想一点力气都不用了,还能走架和推手吗?所以说身体的放松,实质上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尽量少用拙力。在一个动作过程中,如果只用一分的力量就够的话,就决不用一分半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巧劲省力的学问。四川省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林墨根先生说:“松不是目的,松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贯穿,必须要心意松,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松。”年7月他老人家在广西北海市授课时说:“意想腕和手之间就如脱离一样,使手松软,旋转灵活,不受腕的牵扯和控制,从而呈现犹如无手般的空气之感。真能进入腕部放松阶段,手腕会有一段时间感到不吃力,甚至连拿一瓶毫升的矿泉水亦感艰难,待内气贯足之后,腕内劲不仅能恢复,还会比从前有所增强……”
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拳首要心静,李雅轩先生说:“末随时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静和松与人体生命有什么关系呢?年3月23日的《体育报》登载的一篇文章说:“现代科学研究说明:提高肌肉放松的程度,能促进全身血液流动……如果肌肉最大紧张度为百分之百,那么肌肉在一般紧张时(约有20%~30%的紧张度),血液流动情况变坏;肌肉约有60%~80%的紧张度时,则血液流动将中断。与上相反,当肌肉放松的时候,血液流动情况将提高15~16倍……”。由此可见,肌肉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不同程度的兴奋控制的。练功时,只有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肌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但要知道,练大脑入静的功夫,绝非几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得法掌握要领的锻炼过程。心静非指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全松,不少习拳者虽深知盘拳揉手须周身放松肢体去练拳,无一处用拙力、无一处僵滞的要求,却因摸不到要领而很难真正做到。他们往往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这样从形体动作上看起来好象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其实,实现松的障碍就是行拳者自身急却求切松的意图,他们往往急切地想放松,心情反而就越紧张,有如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结果,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有些人把太极拳练成过于软绵锦的,稍微用一点拙力,又僵硬了,精神也提不起来,这样既没有柔,也没有刚,这种练法不能算成“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是一种体操式的拳,圈内人俗称太极操。放松是有意识的使全身肌肉、皮肤、内脏、关节、骨骼松开、放展,使有关部位韧带拉长,通过松开放展的手段,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连结成一个全新的整体。上海市太极拳明师戴英先生在年11月抵湘授课时深入浅出的说:“松是对每个太极拳的人的要求,没有谁讲太极拳不要松,怎样理解松?松就是说每一个关节,每一块的肌肉都要统一起来。关节统一了就均匀了,均匀了就能比较松了,节节能接得上,不是这地方用力,那个地方不用力……松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容易丢;还有一个是没有松他讲松了,身体不所指挥,人一碰到问题就是紧的。这是本能,如果想碰到问题总能松,就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去锻炼。松容易丢,我松了,再松也没有了,实际上这种松已经丢了。松是把身体松开来,而不是松得缩了。松开松开,松了以后毕竞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不是松,而是紧,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所以松是一个张大的概念。如果没有松而去推手的话,自已身上的肌肉就是负担,负担大了变化就慢了。”意气在纵向松落的同时伴随着横向开展,是实现全松的重点。有些人认为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能上下松至此处便是完全松沉到位了。殊不知,这样就再无处可松下去,只好承受负荷,从而导致腿足僵滞不灵。在拳势动作求得身体上下对拉、左右对拉、前后对拉,放松恰到好处,才是完整的周身松。松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行身,当血气周流全身时,便可体验到通体舒服和泰然自若,松的甜头自然就感受到了。
要松得好,就要加强心性方面的修炼,在推手对练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形体又如何能松得好呢?内外松不好,又怎能使自己听劲灵敏、化劲干净、发劲干脆呢?松是太极拳劲道的根本,松不下去便无法求得整体劲,这道理不用多说。但值得注意的是,推手对练或交流技艺中不要争斗好胜,拳友同道,有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只要大家有诚意,便可聚在一起盘盘手,摸摸劲,寻找只有太极拳才具有的特殊感觉,以此来彻悟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深奥的“天人合一”、“内外相合”的哲理。若得意处,双方叫一声好,得到了一种劲道的体验,于是欣慰无比,精神倍感爽朗,无所谓胜,也无所谓败,大家共同所有的,只是人与人的亲切,是对太极拳论某句话认识上升华的陶醉。摸摸劲,看看拳架的劲道是否正确,找到了感觉,打起拳来兴趣盎然。多点追求意识劲和松的质量,才有可能学到较好的拳理拳法和扎实的太极拳功夫。以上所述是对资深的发烧友而言,若是学拳不久的爱好者,还是先松心,后松身,不宜过早找劲,亦不宜追求练松功的“气感”。对于学拳不久的爱好者来说,练松顺序是:首先求得神经中枢的松,有练拳数年不得松者。部分人与神经中枢不能松有关。接着是求皮肤腠理和肌肉韧带的放松。再接下去是关节的放松和用意识导引内脏的放松,如胸松腹实、气沉丹田等。还要知道一点,关节的活动度与关节的松不是一回事,太极拳所要求的关节松开,是指两对应之骨的接触面能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离得开一点。还要清楚的看到,松自然能柔,而柔却不一定能松,所以要先求松,松而柔生,进而松柔兼备,进而松而能沉。太极拳之功靠练,太极拳之道亦要修,道法自然,太极拳的道的修炼也以自然为法,力求松静自然,只有做好无为无求才能心虚,心虚则气住,气住则神清,神清则合于道也。
有些追求深入研练的习拳发烧友看了不少拳书和请教了一些名师,仍未能使其练拳时松到好处,我想这其中原因之一是没有明师正传。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一书中说:“不得真传,身体略壮,学拳十年,终是糊涂。”要想在拳架和推手中把松练到好处,若没有一位思想品德好、明白太极拳理拳法,身上有太极拳功夫的明师(不是小有名气的名师,既名又明的老师当然更好)的言传身教,那是难以悟得透彻和感受良好。因为对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只有经过明师点拨和自己的刻苦研练,才可悟其真义。如内功心法就不是说几句话或看多几眼所能搞得说清楚的。太极拳运动是无极限的向前发展,放松求松这一层功夫也是无止境的。我们不妨从侧面听戴英先生说的一番话:“松的问题,我跟老师练了十年,专是松,给人家打,还每天给老师打一顿,那时年轻,二十几岁,总是有些灰溜溜的。现在被打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我吃不准,就问老师:要是加一点其它的辅助练习,或者练其它的长些力气?老师回答:不行,你就练这个拳,你松,松了就化,化了以后,是有人还债的。意思就是松了以后化,人家打不着你,你应可以还击人家了……”。话又说回我自己,譬如说发人时,从拳理中知道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这一切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冲畅通无阻地射向对方。但习练了较长时间仍不见预期效果,幸得林墨根老师的悉心点拨后才明白要领。无论是“力发于足”或“力由脊发”,到达手指,作用于人,都要经过一个力的传递系统,人的脚作用于地产生反坐力,由于复杂的肌腱、骨骼、关节等生物力的传递系统,力可能不同程度的被传递系统所消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自己身上多找点大松大柔的东西,比如松九节(脚腕、膝、胯、腰、脊、颈椎、肩、肘、手腕),松八段(脚、小腿、大腿、脊背、脖颈、上臂、小臂手掌)。又譬如说体验“胸部能松空,才能做到胸中运化”这句话,我起初习练多日仍见自己是不自然的松胸内含,更谈不上在技击中能领略到其中奥妙。后来经林墨根老师精心指教才明白要领。得到要领后不久体验到胸中运化显示出的“活”字,同时,身体上的重心比以前更为稳固,不易受牵制。松胸内含的要求是胸肌从两锁骨处向下松沉,两肩骨外侧微微有向前合与包抄之势,胸骨不能内凹,而是向下松开。含胸对胸部不是向体内收小,而是在松开的情况下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样做法能使膻中部位松开而空,心胸开阔而气顺神爽。同时两胸分前后虚实时亦运化如意,松胸的练功要求不在外形的变化,而是内在肌体的松空活动。再如说“松肩”和“松腰”,表面道理是大体明白了,但做起来没能松至好处,后来经过林墨根老师的言传身教才逐渐感受出来。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心要静,气要敛,肩要灵活,就是平常所说的松肩。两肩关节有脱开之感,肩部斜方肌和横韧带拉长,气向下沉与跨连接,前与两胸相连,后与两肩背相接。肩关节松开,意贯于两膊。练拳时松肩是甚为重要的,肩膀不松,上胸处气不能下沉,进而影响含胸与拔背,所以肩松后上肢就没有用力的感觉,长期练拳而注意松肩,就会出现练拳时没有肩头的感觉,故有“忘肩”之说。松腰则是指腰部放松同时带有下沉之意,但并非把腰部硬往下压,硬压则不易转动,要抓住腰(下)脊(上)对拉放松的感觉,放松则能转动如意。腰是全身上下之枢纽,腰不放松则根力很难上达,影响劲道的完整,也是部分人发劲不好的原因之一。需要在此强调的是:“腰只能松。不能乱动”,这好比车轴是个稳定的圆心,车轮围绕圆心转动的快慢不影响车身的平稳,如果车轴内随同车轮同时都动,不仅不灵便,连车身也不稳定。所以说,如果腰随意转动,练拳则出现摇摆不定,与对方交手则易为人制。
太极拳名家顾留馨先生认为:不论疗病、保健,都应抱着练功夫的信念来练习太极拳,在“心静用意,身正体松”的原则下,认真正确地一个姿势一个姿势的练习符合武术含义的动作。笔者赞同这一看法,疗病保健目的是松以达静,包含思想放松和肌体放松,以消除精神和身体的疲劳,增进新陈代谢的机能,调节呼吸、血液循环、减缓衰老进程,达以健康长寿。至于求松放松的技击意义,前面拳经及前辈、明师有所论及,恕不重复。柔化要松,发人亦要松。简单地从科学的角度上说,放松的目的除了提高生物力的传递系统效率之外,还有增长所产生的生物力,产生生物力的大小决定了肌肉、肌腱、骨骼松驰与收缩之差的大小。从无论是对孜孜追求功夫派的爱好者还是单纯健身派的爱好者来说,下功夫揣摩放松,细心体悟练松,确是能使自己的拳艺产生质的飞跃。当然求松放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花许多时间和汗水,但懂得如何练松的拳理拳法,潜心刻苦实践,总会取得成效的。本文结尾之时,我想林墨根老师说过话:“太极拳功夫要学到、悟到、做到,才能算得到才”。这富有哲理的话又多么实际啊!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地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