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谭琪欣)“只需缴纳69元/年,不限年龄、健康状况、职业,最高可报销80%!”自年以来,有“重庆人自己的补充医疗险”之称的“渝快保”席卷了重庆大街小巷的广告牌。
一年保费不过百,类似的“小而美”的新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普惠险正在加速在全国各地崛起,截至今年6月底,普惠险已席卷全国27个省,参保总人数超过1亿人。
“在多元化社会的多元需求和单一保障的不对称性背景下,普惠险在近两年时间走上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整个市场规模达到了亿左右。但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各地普惠险保障水平差距大、续保率低、可持续性发展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普惠险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还有很长一段路。
最低29元/年
种普惠险席卷27省份
今年51岁的老刘是“渝快保”最早一批受益投保人之一。
“今年1月,医院被确诊为T细胞淋巴瘤,按疗程治疗了6个月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前后一共花了万元,几乎将家里的积蓄掏空。去年购买‘渝快保’时想着也不贵,随手多买一个保险,没想到最后派上了用场,减轻了负担。”老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他的情况,“渝快保”给予了顶额的赔付,他最终获赔的金额是55万多元。
在重庆,有万普通市民像老刘一样,加入了“渝快保”购买大潮中。年出生的小戴今年刚刚成为“新手妈妈”,在她此前的认知中,动辄几千元的商业重疾险是富人的奢侈品,但普惠险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对于“渝快保”,小戴简单理解为,“不到百元买个心安”,而“重庆市医保局、重庆银保监局指导”等宣传字眼则让她对“渝快保”有了更多信任。
“据我们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在实施的有种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方案,覆盖27个省份,其中86%的保险提供了特药保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张璐莹透露。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渝快保”、“沪惠保”、“惠蓉保”等大部分普惠险已将目前市场上一些临床疗效好、费用高的抗肿瘤药品纳入其设置的可赔付的“特药目录”,今年以来,罕见病治疗药品、CAR-T等细胞治疗手段也陆续纳入部分定制城市普惠险的特药目录中。
“去年,曾经接近70万元一针的“天价特效药”通过医保谈判价格降至33元,进入新版医保目录,为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者燃起新希望。由于这个药对医疗条件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今年新增目录上主要考虑新增另外一个口服特药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这个药可以说用药方式更安全、便捷,也让患者多了另外一种新药的选择和保障。”昆明市医疗保障局杨月薇主任介绍到。
“重庆渝快保”首单理赔,参保人张某申请“重庆渝快保”特药直付爱普盾,赔款总计.4元,重庆渝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