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都难免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对待挫折不同的态度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之后的人生道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就此堕落;有的人却在挫折面前越挫越勇,取得成功。来自郑州大学商学院级的王意通也曾面临这样的选择,但他选择了后者,并凭借始终如一的努力,最终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获得了年度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王意通,郑州大学商学院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前六个学期GPA为3.8/4.0,综合素质排名为1/58,曾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中安红棉奖学金;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获得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初创组一等奖、郑州大学第三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河南省二等奖;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现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是困难,更是动力
十几年前,在王意通还在上小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医疗事故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场事故致使他的右臂运动神经损伤,肌肉萎缩。他被迫中止学业,四处寻医问药治疗手臂。然而四处奔波并没有让王意通的病情有所好转,反而花光了家中的积蓄。
面对被悲伤笼罩的家庭、自责的父母,王意通并没有自暴自弃,他选择以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努力生活、学习。在医院治病途中,他自学小学课程,练习左手写字,用学习麻痹疾病的痛苦;他开始练习一只手生活,吃饭、洗衣服、系鞋带……他尽力将自己与病痛分离,埋头苦读为他换来一张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望以前的生活,王意通说,因为身体原因,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也更明确自己的目标。我所遭遇的,是困难,更是动力。
告别迷茫,走出舒适圈
尽管成绩卓越,但王意通依然时常感到自卑,因此总是独来独往。可是在他心里却又渴望摆脱孤独,加入集体。在学业上也是一样,并不富裕的家庭状况让王意通想要迫切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用以谋生,产生了从工商管理专业转入更适合就业的会计专业学习的想法,但又因自身状况不适合就业而摇摆不定。就在他迷茫无助之时,辅导员孙涛老师的建议让他下定决心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用火一样的热情去了解万事万物,给自己未来一个清晰的规划,是他为自己设下的的目标。
从此以后,王意通积极参加比赛,他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走出舒适圈,去和更多人打交道。他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中,带领全队取得了创青春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河南省一等奖的佳绩。
积极乐观,勇敢向前
在郑大的学习与生活让王意通收获了很多,在辅导员老师、团队成员源源不断的信任与鼓励之下,他不但没有脱离集体,反而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同学们有专业问题不懂时,他会热心帮忙解答;同学们有烦心事时,也会找他倾诉……认真又热心的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圆通。
年11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公布了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名单,王意通位列其中。用自强,书写自己的命运。如今,王意通已推免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王意通说:我想对过去的自己说,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种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对未来的自己说,聆听心里的声音,多思考也要敢行动。今后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牢记自己郑大人的身份,牢记母校教给我的一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