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肌萎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病变,发
TUhjnbcbe - 2025/3/29 17:11:00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导语: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已发现免疫机制介导的周围神经节肺结构神经兴奋传导受阻,阶段性加重或逐渐恶化,也可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早期上肢神经受累多见,以远端为主,表现为不对称的肢体远端无力、萎缩、无客观感觉障碍。病程相对良性,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导致肌肉无力萎缩致残。

01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病变

1、病因概述

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约有20%~84%的患者血清GM1抗体升高,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因此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2、症状概述

该病多隐袭起病,发展缓慢或阶段性,可有较长的稳定周期。症状以肌肉无力、痉挛、震颤为主。严重的可有肌肉萎缩及部分病人还可见轻度的感觉障碍。

3、特殊症状

(1)运动障碍

多见于单侧多根神经病变,不对称性上肢远端起病多见,以单侧上肢某一根或多根神经受累多见,表现为肌无力、远端为主。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病程较长时,可累及多肢的多根神经,受累神经的不对称性可不明显,而呈多发性周围神经分布。脑神经一般不累及,累及上运动神经元。

(2)感觉障碍

病人可能有轻度感觉异常的主诉,但缺乏客观感觉受累的体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部分感觉神经受累。

4、伴生症状

病人部分肌无力,也可能伴有痉挛或震颤。

(1)呼吸衰竭

多发性运动神经病可导致病人肌无力,从而使呼吸动力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下降,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2)抑郁

对生活自理能力无法自理的危重病人,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精神状态长期被压抑,易引发抑郁。

02患者需配合医生做好详细的检查,明确病情

1、预期检验

医师一般先给病人做详细的身体检查,初步了解感觉和腱反射的情况,然后可以建议病人做血清、脑脊液、MRI、肌电图等检查。如有需要,可做神经活检以明确诊断。

2、身体检查

对于多发性运动神经病患者的查体主要是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没有感觉减退的表现。肌腱反射受累,可部分肌腱反射减弱,部分正常,个别甚至亢进,没有锥体束征。

3、实验检验

(1)血清学检查:GM1抗体阳性率在20%~84%时呈轻度升高,且呈阳性。

(2)检查脑脊液:总体正常,极少数患者蛋白有轻微短暂升高。

4、图像学检查

MRI检查:可作为电生理检测的补充,部分多发性运动神经病患者可发现周围神经灶神经阻滞段肿大。

5、病理学检查

神经活检:病灶段神经脱髓鞘、髓鞘“洋葱球”样改变,细胞增殖,无炎症细胞浸润。

6、其他检验

肌电检测

(1)运动神经传导试验:结果表明,运动神经部分传导阻滞,上肢神经受累较多。

(2)感觉神经传导测试:运动传导阻滞部位的感觉传导是正常的。

(3)针极肌电图检查

在观察到异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加、募集减少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肢体不同神经支配肌肉针电极的检查。

7、分析原理

依据临床特征(典型的肌无力、感觉大致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至少2根神经受累,典型神经电生理特征(节段性、非对称性、持续性传导阻滞等)作出诊断,抗GM1抗体滴度升高,神经活检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此外,还需要和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等进行鉴别。

8、诊断基础

(1)隐袭是起病的,可以是缓慢的或者是阶段性的进展。

(2)临床上至少有2根神经所支配肌肉无力的表现,早期上肢受累多见,没有客观感觉异常体征。

(3)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在非嵌压部位,至少2根或1根神经2节出现运动神经部分传导阻滞,相应部位感觉神经传导正常。

(4)确诊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

9、区别诊断

(1)慢性吉兰-巴利综合征(CIDP)

此病有客观持久的感觉障碍,肌无力时不伴有肌束震颤和肌肉痉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中无抗GM1抗体。E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持续12周,免疫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2)运动神经元病

本病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及锥体束,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可累及脑神经,无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锥体束阳性。但多发性运动神经病无锥体束征,病灶与周围神经所支配的部位一致,血中可出现抗GM1抗体。

10、精神护理

多灶运动神经病因病程较长,且可对动作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常产生烦躁、焦虑、悲观等情绪。家庭成员要主动关心和鼓励病人,帮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如听歌曲、看电影、读书等,从而使病人重拾生活信心,做好“与疾病共存”的思想准备,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1、膳食调节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对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有辅助作用。患者在患病之后,需要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这对于身体的恢复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能够加快身体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调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

结语:多数多发性运动神经病患者病情发展缓慢,预后较好,一般10年后的生活仍能自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受累肢体常出现无力萎缩,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重视病情监测,防治各种并发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病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