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1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在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中,更易发生。根据心血管病中心的研究,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一生中,发生房颤的风险为26%,女性为23%,而房颤会使卒中的风险增加2到7倍。喝酒,是诱发房颤的重要因素,因此,这种疾病也被称为HolidayHeartSyndrome,假日心脏综合征,专门定义节假日喝酒引起的房性心律失常。那么,喝酒为何会引起房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咱们现在就给大家解疑释惑。
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的心跳频率是60次到次,如果心跳频率达到次以上,而且跳动不规则,心房内的纤维就会发生不协调的颤动,失去有效的整体收缩,无法将血液及时输送到全身。这种情况,就是房颤。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大量喝酒、吸烟、劳累、情绪激动、摄入大量咖啡、严重感染、药物影响等,都会诱发房颤。如果无法找到诱发因素,则称为孤立性房颤,这种房颤主要发生在年轻人中间。
最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学者,在《自然》系列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分册上发表了1篇论文。研究表明,短期内的喝酒行为,是房颤发作的预测因子。喝酒会导致那些没有相关病史的人,发生首次房颤。学者们分析了年之后10年期间的病例数据,结果发现,在8个主要节假日中,因为房颤而住院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时间,很多首次发作的房颤,都是由喝酒引发的。
喝酒是如何诱发房颤的呢?年时,曾有学者进行过1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将喝酒的情况分类,每个单位定义为12克酒精,每周喝酒2到7个单位,属于少量饮酒,每周喝酒达到8到12个单位,属于中度饮酒。中度饮酒的人,左心房的体积更大,平均整体电压显著降低,传导速度较慢,复杂的心房电位比例较高。由此说明,喝酒是导致心房电压降低及传导减慢的危险因素,从而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酒还是要喝,少喝点就不会发生房颤了。这种想法,其实过于单纯。年,日本筑波大学的学者,对14项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每天摄取的酒精量增加10克,房颤的风险就上升8%。因此,少量喝酒,仍然可能诱发房颤。
研究表明,酒精会对心房细胞产生直接作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形成房颤发生及维持的生理条件。同时,酒精还有利尿作用,可以升高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水平,导致电解质紊乱,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则是效果强烈的心脏毒素。这些因素协同发挥作用,就会导致心律失常。如果长期大量喝酒,还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而戒酒,则会使中风的风险降低17%。
房颤发生的时候,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多数患者会出现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等表现,感觉心跳加快,而且节律紊乱,身体疲乏,没有力气,头晕眼花,甚至昏倒。胸部不适,有压迫感或出现疼痛,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也会感觉呼吸困难。喝酒的时候,如果自己或亲友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喝酒引起的房颤,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并且使死亡风险增加2倍。因此,喝酒会出现心悸及呼吸困难,感觉胸部不适,不要大意,防止延误救治。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