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
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首飞告捷
——我国首次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回顾(下)
■文/*伟芬、赵静
实施了29项健康保障项目
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状态
组合体驻留期间,航天员在轨要进行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等失重效应防护锻炼,对抗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骨丢失、运动机能下降;要完成常规生理指标、睡眠质量、心肺功能、血尿生化、影像学等监测,供地面医监医生评估其健康状态;要采用心理放松和自我调适,应对长期密闭狭小隔绝空间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要对舱内空气、表面、饮用水进行微生物和细菌检测,进行辐射剂量测量,评估舱内环境安全。
据统计,神十二飞行乘组在轨一共完成了29项健康保障项目,操作技能更是涵盖采血、超声、中医诊断、眼底拍照等各个方面,有些操作例如超声检查可能因为失重条件下血管充血、器官位置飘移等因素影响,比地面检查要困难。
神十二乘组克服各种不利条件,挤出时间加强在轨练习,采集的超声图像位置准确、清晰可辨,图像下传到地面后,医生都惊叹道:“这技术太专业了!航天员返回后,可以做超声检查兼职了!”
飞行三个月,失重条件对身体各方面影响都比以前短期飞行显著,为保持在轨工作能力,应对出舱活动等大负荷工作,保证安全健康返回,神十二乘组在轨积极进行太空跑台、自行车、拉力器等高强度体育锻炼项目,并自创了失重乒乓球、静力拉伸等多种运动形式,保持了身体状态。
面对长期狭小密闭空间等易诱发负面情绪,神十二乘组积极应用心理舒缓系统,心理表象等心理放松及调适方法,保持了较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实施了8项在轨训练
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飞行期间,为维持常用应急救生、出舱活动、机械臂操作等必要操作技能,神十二乘组完成了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应急救生、医疗救护、元认知方法图像辨识和操作、载人飞船手控交会对接操作训练、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训练、载人飞船手控撤离操作训练等8项在轨训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维持了相关技能,保证能在轨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完成相关任务,地面工作人员看到在轨训练效果,感到底气十足,相信无论天上发生什么情况,航天员都能沉着应对、正确处置。
完成了香港科普连线等重要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年9月3日,神十二乘组按计划圆满完成了与香港“仰望星空话天宫”天地互动科普活动。以电视直播方式,向香港广大科技工作者、青年大学生、中小学生及广大市民,介绍了核心舱环境、在轨开展的实/试验、太空中水的来源等科普知识。
该活动引导香港青少年进一步走进航天、了解航天员,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科学热情和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神十二乘组还以开学季为契机,录制了《开学第一课》节目,向广大中小学生介绍了航天员太空生活,航天员在轨现场书写“理想”,激励他们努力攀登、追求理想。
此外,航天员还在轨完成了纳米比亚寄语、机器大赛开幕寄语录制等其他活动,《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祝福、七一宣誓等视频录制,利用空余时间拍摄了地球家园,传递了从太空看地球的美景与震撼!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是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飞行乘组,首次实现了3个月的长期驻留,首次实现了载人自主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利用机械臂实施了舱外作业,开展了大量在轨实/试验,通过任务实施,航天员乘组和工程各系统都获取了宝贵经验,为空间站建造及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的新时代。
来源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
原标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伟芬:神舟十二号成果“一箩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