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14岁的小婷(化名)在广西医院完成了首针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靶向药注射。第二天,小婷10岁的亲弟弟小阳(化名)也完成首针注射。这对在轮椅上长大的姐弟,都患有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经过漫长的等待,他们终于用上了曾经的“天价药”,看到了站起来的希望。
01:40姐弟俩先后确诊罕见病
事情要从14年前开始说起。
年9月,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的潘先生欣喜万分。小婷从呱呱落地到翻身、抬头,一直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大区别,直到2岁的时候,潘先生和爱人发现小婷走路容易跌倒,走路的姿势也跟其他孩子不同。
▲2月16日下午,医护人员与潘先生一家合影留念。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尹世斌摄
夫妻俩带小婷医院求医,经过两年的曲折求医之路,最终在小婷4岁时被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SMA是一种罕见病,据估算,我国新生儿SMA患者每年新增人,存量患者约3万人。随着病情的发展,肌无力可进一步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确诊的那一刻,潘先生和爱人觉得看不到希望了。“那时候,医院的医生都告诉我,无药可治。”
更不幸的是,在姐姐确诊后不久,她的弟弟小阳出生了,这对父母忐忑不安地给弟弟也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让人绝望——小阳也患上了SMA。
“救命药”终于上市,却是“天价药”
当时,尽管所有医生都表示,这种病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但为了一双子女,夫妻俩愿意搏一搏。
“医院的医生沟通,留意网上的各种消息,不放弃一点希望。”潘先生的想法很明确,至少要让孩子能自理,以后的人生路可以走得顺一些。
▲父亲将小婷抱至轮椅。南国早报客户端见习记者尹世斌摄
“姐姐上小学都是我背着去的,现在她已经读初中了,学习成绩很好。”潘先生说,照顾两个需要坐轮椅的孩子并不容易,除了每天坚持给他们按摩腿脚,做康复训练以外,饮食起居也要格外细致地照顾。患这个病的孩子胸肌无力,遇到感冒咳嗽就难了。特别是孩子2-3岁时,没力量,咳不出痰,不把肺部处理干净,特别容易堵痰,一堵就可能会窒息。
直到年,一次转机出现了。
年2月,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但这款药物也被称为“天价救命药”,上市时售价每针近70万元,后来降至55万元。这种药第一年需打6针,之后每年打3针,需终生注射。
潘家有两个孩子需要用药,就算加上各类补贴,每年几百万元的支出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仍是天文数字。
刚知道有药的时候,夫妻俩觉得看到了一点希望,“就算天价,能打一针是一针,只要有效果,我们愿意打”。对于给孩子治病,他们十分坚持。
普通家庭终于用上了当年的“天价药”
不久后,事情又迎来了第二次转机。
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那个吸引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