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航空航天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互相竞争的一个任务。探索地外世界和太空环境的航空航天事业能够带领人类走向更远的地方。对于国家来说,航空航天的能力强弱是国家综合力量的直接体现,现代国力的发展也有一部分体现在太空建设上。
中国从早期的航天力量不足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航天强国,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一线人员通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努力,中国的航天声望在世界上都有目共睹。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太空建设中,由于机械设备和智能硬件发展仍有不足,许多建设任务还必须靠宇航员去完成。于是宇航员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也是这世上最勇敢的人群之一。
神州计划
中国的载人航天于年9月启动,名为“工程”。从计划执行到初步成功经历11年,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拥有独立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任务早期阶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相关研究中心和指挥部门建立后,无人飞船进入了快速研发试验的阶段。神舟4号的成功无疑为后来的载人计划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也让中国有了信心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到了年,神舟5号搭载长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升空,我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顺利执行并完成了任务。中国在这一时刻成功为自己在国际航空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同时在此后不久的任务中,中国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工作。
一直到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多次成功进展,许多航天方面的相关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为后来中国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成果丰硕
从神舟5号开始,我国的载人航天便开始高歌猛进,一路上虽有不少困难,但都被一一克服。随后发射的多艘航天飞船中,载人航天还完成了航天员出舱,并在多项任务中不断升级研发出新技术。
神舟8号与神舟9号的成功,在空间对接上取得了技术性突破,我国的空间技术有了重大跨越。随后的神舟十号飞船为第二部的初期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数任飞船的接连战捷给我国的航天空间站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第二阶段的后期,神舟飞船的主要目的也不再是以前那样简单的载人飞行,而是要进一步地考察并掌握航天空间技术,考核载人飞行的往返运输系统。同时在这方面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相关技术的问题。
到了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了我国的空间站,完成了长达3个月的长期驻留。这是我国首次实现载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同时也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利用机械臂进行舱外作业。另外首次在轨全面系统地验证了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并在多项任务中完成对空间技术的实践和理论验证。
神舟十三
神舟十二的成功像是一剂强心剂,任务告捷后,神州十三号随即应运而出。
载人飞船将会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完成核心舱、两艘货运飞船、一艘载人飞船共四个飞行器的组合运行。在此之后,工程将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后续的建设任务中还会将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并进行巡天观测。
作为第二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神舟十三号飞船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6个月的长期驻留也向我国的航天后勤保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宇航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是一项关键的验证和考验。
此后在神舟十二号的基础上,后期还将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实验,产出高水平的成果。
从任务整体上来看,神舟十三号没有特别重大及困难的工作需要开展,看起来比较普通。但作为未来第三阶段的空间站建设的基础,宇航员会在此次的驻留期间成为探路的先行者,为后来的一切问题做出回答。
生活问题
既然是长期驻留空间站6个月,那么除了相关的科考任务和建设任务执行外,最重要的就是宇航员们的生活问题了。在太空中可不像地球上那样方便,即便有空间站,平时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会成为一个“考验”。那他们的日常生活问题会怎样解决呢?如何吃饭、理发、洗澡?
人的基础生存自然离不开吃喝二字,但生活在太空吃喝问题还能像在地球一样那么方便吗?在这里说一说最早期的太空食物,上世纪的太空食物可以说是难以下口。第一个食用太空食物的人是前苏联宇航员戈尔曼·季托夫,他在飞船上吃的是类似牙膏一样的半流体食物,一种混合着各种蔬菜及肉类的泥状物体。
美国早期在水星飞船上的宇航员,食用的则是食物冻干,通过低温快速脱水制成食物冻干块必须在太空中重新加水混合成食物泥,并装进牙膏再食用。这种方式可以说毫无用餐体验,而且没有多样化的选择,早期宇航员的食物供给是非常艰苦的。
如今的太空食品已经有上百种,宇航员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不过太空的特殊环境最多只能让蔬果保持两天的鲜度,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向太空。另外,在太空站种菜也是一种选择。
我国的神州十三号飞船此次会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半年之久,在日常生活这一方面,以神舟十二号为参考,神舟十三上的宇航员其实不必担心这类问题。
太空的失重环境自然是不适合食用碎渣较多的食物,国家为此给宇航员准备的菜品有超过道。在既保证了宇航员健康的同时,还照顾了他们的胃口。这里面除了一些常规的罐头食品外,还有真空包装的中餐、面条、玉米、鸡肉等等。
吃的方面解决了,然后就是生活起居问题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空间站就有相关的洗澡实验。水在失重状态下是团状漂流在空中,因此只能用手涂在身上,非常麻烦。我国的空间站里有像喷头一般的装置,可以用毛巾吸附水分,然后用毛巾擦拭身体。这样就能够解决基本的卫生问题,同时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臭的情况发生了。
长时间的驻留,身体毛发自然也会随之增长,而头发又是人类毛发生长最旺盛最快的存在,如何解决头发问题,也成了宇航员们需要克服的困难。一般来讲,宇航员在空间站里理发需要多人帮助,理发后漂浮的头发碎屑是有一定危险性。于是空间站上理发用的电推刀会在后面加装一个吸收管,类似吸尘器。这样在理发的同时,吸收管会自动吸取飘散的碎发,通常来说,理发是两个人的事。
太空生活
空间站的工作由于脱离地球,任务繁重枯燥,久而久之对宇航员的身心也会有一些损伤。工作之外的闲暇有助于恢复宇航员的心理健康,并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
空间站上的无线WIFI设备能够极大地解决宇航员闲暇休息的问题,并且可以随时联系地面人员。国家还为他们开通了秘密通话频道,宇航员如果想要和家人聊天,可以随时联系家里人。
基本的生活问题有了保证后,平时的锻炼那肯定不能少。由于前苏联早期在空间探索时期忽视了宇航员们的锻炼,以至于宇航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骨骼钙量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对此还设有跑步机和拉力器,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进行锻炼以防止健康出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这次空间站建设任务中还有一名女性,对于女性的生活起居问题来说,许多时候又会和男性有着不同。首先是个人隐私方面,每个宇航员都有自己的墙体床,并配有拉帘进行遮挡,而女性的拉帘则会更厚一些。
在太空用水方面,女性的用水分配会比男性多一些,女性宇航员也会允许携带一些化妆品和护肤品进入太空。根据神舟三号的货运报道我们便可以得知,这次在神舟十三号飞船上还有专门为女性准备的化妆品及卫生用品,其中不乏国内厂商制作的爽肤水和护肤霜。
其他
在宇航员们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的时间流逝会比地球上的我们慢一些。根据相对论的研究,这个理论已经在卫星运作上得到体现,虽然其作用对他们来说微乎其微,但也却是一个有趣的体验。
对于这群有着牺牲奉献精神的宇航员来说,在太空中工作也是有一些危险存在的。除了需要每天锻炼来保证身体不会出现太空病导致的骨量流失和肌肉萎缩外,还需要保证自己的健康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
太空存在的大量辐射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宇航员们,即便有空间站和宇航服的保护,航天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也会高于地球。如果遭遇太阳的耀斑爆发一些大型天体事件,其辐射量还会大大增强,辐射水平会增加到平常的数十倍。可以说在太空上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宇航员们值得更好的关照条件。
结语
如今中国航天开始正式迈向空间站时代,在神舟十三号的交接棒上,这三名宇航员将是未来中国航天时代的先锋。空间站完成建设后,将会在轨运行十年以上,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和往返也将成为常态。
在以后的航空航天建设发展中,中国也将会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国际太空形势复杂,各国都开始争相发展太空技术及载人航天,我国航天三步战略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太空中的宇航员会成为我国空间建设的守护者,一起带领我们走向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