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命运吗?或者你身边有人相信命中注定么?
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生活的磨难之后,你是否还有勇气去相信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吗?
袁了凡的立命之学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他著名的《了凡四训》里一开始就讲了他的立命之学,讲述了自己从屈服命运到改变命运的故事。
袁了凡在他童年的时候没了父亲,母亲希望他弃文学医,因为学医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养生。但是,偶然间他遇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老人建议他去考取功名,并且通过占卜给出了他之后的考试预测结果:
“县考童生,当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县一级的考试拿下第十四名,参加府里的考试拿下第七十一名,提学考试拿下第九名。
第二年,考试的结果果然如这位老人的预测。于是,袁了凡又去找这位老先生继续算一算他之后的命数。
“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这位老先生几乎把袁了凡一生的命数,从科考、后续的仕途、甚至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之后的人生基本都符合这位老先生的预测,于是,他开始彻彻底底地相信命运,认为人生自有定数。
然而,袁了凡在他就读国子监的时候,偶然间去了栖霞山禅修时,遇到了云谷禅师。两人在房间一起禅修,居然三天三夜不曾说话,也没有睡觉。
云谷禅师觉得很震惊,因为一般人因为执着于一些欲念,往往不能一直静静地坐着,更加不可能这么一坐就是三天三夜,并且不起杂念。
袁了凡告诉云谷禅师:“之前有一个老先生,给我算过命,把我这一生的功名和得失都算得清清楚楚,因此我觉得这辈子没有什么可以动心起念的。”
云谷禅师的回答让袁了凡为之震动,“我以为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你二十年来,因为一个算命先生算定了你的命数,你就不再努力,不曾想过去改变命运,难道不是凡夫俗子吗?”
接着,云谷禅师说了他对命运的理解: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每个人的命运啊,其实都是自己造就的。每个人的福祉,也要靠自己去求。
而那之前老先生算定的命数,比如功名富贵、命中无子、五十三岁寿终正寝等等,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从前的种种,以及从前的那个自己,都已经随着昨天逝去了。而之后的种种,以及一个崭新的你,都会从今天开始迎来新生。那些关于生命的真理和命数,都会跟着这个崭新的你重生。
在这次聊天之后,袁了凡开始放弃了之前对命理的执着,并且开始着手去改变自己,开始敬畏生命。
从此,老先生算的命数开始不准确了。之前算定礼部的考试会得到第三名,最终却考了第一名;他49岁生下了一个儿子,并且在74岁才离开人世。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屈服
袁了凡彻彻底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这种改变是从他不再相信命理的那一刻发生的。
事实上,直至今日,还有一些人会相信命运,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注定好的。
我们的生活,在很多时候确实会因为一些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带来巨大的改变,比如,突如其来的天灾、不期而遇的人祸。
但是,即使是这样,谁又能说我们没有办法去勇敢地抗争呢?
贝多芬26岁听力开始衰退,我们都知道,听力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是多么重要,但贝多芬不屈服于现状,创作出《第一交响曲》、《弦乐五重奏》等一系列作品,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史蒂芬·霍金,21岁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动,可以说是命运非常悲惨。但是,就凭借着这三根手指,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等,为研究宇宙起源和理解黑洞奠定了基础,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还有我国几千年前,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喊出了多少人对命运的抗争和不服。
一直很喜欢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句话:“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绝望。”
如果还有人在相信命运,或者面对一些“命数”不敢去抗争,不妨看看袁了凡的故事。又或者,问问这样一个问题:
“那些相信一切命中注定的人,过马路的时候会左顾右盼吗?”
如果你认可文章里的观点,请留下你的点赞。
也欢迎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想法,我们一起交流。
作者|凌波。终身学习者,阅读和旅行,让我们灵*和肉体一直在路上。
图片|Pi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