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委宣传处上海交通大医院
从广慈到瑞金,百十年岁月间,璀璨光辉的广慈大内科、大外科向前发展,逐步形成如今的各个优势专科,并在“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下,不断攀登医学新高峰。在建院周年之际,特推出“瑞金名科”专栏,让医院的这些优势学科,了解他们是如何担当“国家队”重任的。
年3月13日,星期天的一大早,医院麻醉科十几位医生和手术室20多名护士接到了加班电话。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的病人因意外离世,家医院的救治历程,提出肺、肝脏以及双肾器官的捐赠意愿。这意味着,有4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患者将重获新生。医院几大手术团队,应声而动。
当天,下午1点,第一名肺移植的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是一名16岁的女孩,混合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一年,近期出现活动后喘气不断加重,年前,肺移植多学科讨论后认为可以实施肺移植手术。终于等待了供肺,瘦弱的女孩躺在手术床上似乎有点紧张,胸外科主任李鹤成给女孩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我们一起加油,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这台双肺移植术到晚上7点半顺利完成。而当时,也正值上海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没想到此时此刻,你们还在拼尽全力。”当天,一名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家属这样说。
无论何时,都要为了生命拼尽全力,这也是医院胸外科自诞生之初即坚持的生动写照。医院胸外科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科室正式成立于年,是解放后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胸外科之一,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亚洲首例心脏移植、国内首例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并在国内较早开展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癌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历经半世纪发展,年2月普胸外科独立成科,由陈中元主任担任科主任。年由杭钧彪主任担任科主任主持工作。年12月起,引进李鹤成医师担任科主任。医院的优势,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3个病区,张床位,年手术量余例。近年来,医院胸外科大力发展机器人手术、肺移植等胸外科先进前沿技术,在国内外胸外科学界占据重要地位。
1
从胸腔镜到机器人手术,外科微创化的追求
肺癌,一个令人生畏的瘤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在我国,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体检意识的增强,早期肺癌发现的越来越多,更多患者有了早期手术根治的机会。在医院胸外科主任李鹤成的领衔下,对早期肺癌的手术在追求干净切除的同时,还讲究越来越微小的创伤。这里是国内最早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并于年牵头制定了中国首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专家共识。
外科微创化,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重要趋势,主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对身体采取更少的创伤。在医院,这种对技术的探索,对生命的关照一以贯之。年起,杭钧彪主任等人就开始尝试胸腔镜的临床应用,当年11月至12月完成3例胸腔镜手术(气胸、纵隔肿瘤、自发性血气胸),年继续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此项工作在国内属于第一批。年,这里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获得成功。年科室年度手术量达例,年手术量增至例。其中,胸腔镜手术例数明显增加,至年胸腔镜下可完成肺叶切除、肺肿块楔形切除、肺大疱切除、纵隔肿瘤摘除、胸腺瘤摘除、脓胸纤维板剥除、胸膜肿块切除、手汗症治疗等。
仅间隔5年不到,胸外科又迎来一项划时代的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从如今对比数据来看,这不仅将手术室带入智能化时代,更代表着一种更精微化的操作与方向。”李鹤成说。年5月,在李鹤成的领衔下,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并将机器人手术全方位覆盖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气管肿瘤等胸外科所有病种。
至今,胸外科开展各类机器人胸部肿瘤手术余例,其中机器人辅助食管癌Ivor-Lewis根治术、机器人微创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手术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获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国胸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为国内最重要的机器人手术中心。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在世界机器人外科大会、世界食管疾病大会、美国“4M”胸外科机器人手术大会、STS机器人胸外科研讨会、日本肺癌学会学术集会、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AATS)年会、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ISMICS)、亚洲心脏血管暨胸腔外科学会年会、东南欧胸外麻醉联会、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院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向国内外学界展示“瑞金经验”及学术成果。
因突出的学术表现,年10月,在第届美国外科学院临床大会上,李鹤成医生被授予“美国外科学院成员(FACS)”称号,在年美国胸外科年会上,李鹤成医生被授予“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AATSmember)”。目前,李鹤成医生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引领学术发展,医院胸外科出版了《瑞金胸外机器人手术学》、《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学》等四本中英文专著,发起主编中英文双语期刊《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牵头制定了《单孔胸腔镜微创治疗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机器人辅助早期肺癌肺段手术的质量控制》两部中国专家共识;研发了“手术用电刀”、“钉钻座夹持钳、“一种用于小切口缝合的双关节三叶钳”等手术医疗器械。
2
胸心移植技术国内外领先,
医院多学科优势
大器官移植,是外科领域又一重要的技术堡垒。医院胸外科在该领域精耕多年。
年4月21日,中国第一例人类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由医院胸外科张世泽医师主刀施行,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经历三次急性排异和感染,病员从术前终末期顽固心衰、严重心绞痛、不能活动恢复到术后能行走、自主生活。术后第天发生第四次排异未能控制,病员存活天死亡。次年2月,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市卫生局及中央卫生部分别通过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汇报和技术鉴定,一致认定本次心脏移植获得成功,为终末期心脏病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填补了国内脏器移植方面的一项空白。
中国首例心脏移植,左二为外科张世泽医生
技术拓荒不易,有探路者,更有传承人。
年1月,医院胸外科借助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开展首例双肺移植,在重症医学科、呼吸科、麻醉科、康复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患者成功康复出院。
年,年仅15岁的小新被确诊为混合细胞型白血病,在医院血液科接受了化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一系列治疗,但在年底出现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且肺功能损伤不可逆转。小新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还出现了重度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胸外科团队立刻牵头开展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进行双肺移植。
年3月13日,也就是本文开头的一幕,一位脑死亡的患者捐献了器官,瑞金胸外肺移植团队在第一时间为小新进行了双肺移植术。手术取得成功,经肺部修剪整形及部分肺部减容,供肺与小新的身高体重、心胸比率匹配,术后功能及血液循环良好,女孩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小新出院啦
3
从临床专科转型为研究型科室,
培养医疗与科研并重的全方位人才
“胸外科领域划时代的技术越来越多,从胸腔镜技术到机器人手术,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应该说,给医生对抗疾病的‘武器’越来越多了,同时,患者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很多,对生命的关照容不得一丝丝松懈。”李鹤成说。
依托医院综合优势,近年来,胸外科在临床与基础及转化研究领域不断钻研,并打造“瑞金胸外国际论坛”学术品牌,在海内外胸外科学术领域不断提升影响力。
瑞金胸外不断精进手术技术,李鹤成主任获“胸外最强音”中国胸外科规范与创新手术巅峰展示会腔镜肺叶组东区冠*及全国第二名,李成强医生荣获第七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肺叶组全国冠*。
如何让肺癌手术更精准?瑞金胸外不断深耕新技术,自年3月首次开展磁导航支气管镜新技术以来,一年里已完成磁导航支气管镜手术例,并构建起肺结节精准诊疗体系,积极开展三维重建CT指导下的肺小结节手术、虚拟现实技术(VR)引导下肺结节精准定位等新技术,并于年设立“医院肺小结节微创治疗一体化诊治中心”。
在科研中寻找提高生命质量的新办法、新路径,当前,该团队成员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上海市科委基金课题,以李鹤成为主要研究人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在研的15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多中心前瞻性RCT临床研究项目。
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并证实帕博丽珠单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成果发表在年EuropeanJournalofCancer(IF=10.)。该团队的RVlob试验为世界首次发表的机器人对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首次前瞻性地证实了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揭示了机器人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的优势,相关文章发表在年AnnalsofSurgery(IF=13.)。该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针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人群采用淋巴结阳性比率进行生存预后分析,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库作为原始队列、临床试验数据作为独立的外部验证队列,证实淋巴结阳性比率的预后预测价值优于现行的淋巴结分期,相关成果发表外科学殿堂级杂志AnnalsofSurgery(IF=13.)。至今,团队发表胸外科、肿瘤科等SCI论文91篇,影响因子达到.57分。
近年来,医院胸外科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为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全国胸部治疗精准微创技术的发展,医院胸外科早在年5月就建立了肺癌精准外科诊疗培训体系,开通了相关培训网站和网络远程直播技术培训系统,在国内外进行手术演示与实时在线培训。即便在疫情严峻的当下,李鹤成的邮箱里依旧能时不时收到海外医生的“求学”邮件,“我可否来进修学习?”近期,还有一名英国医生给他发来邮件。
“中国不缺病例,但缺乏重磅的原创临床诊治指南,我们希望做能改变指南的原创性研究,提供中国数据。我们希望从临床问题出发,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多做一些转化性研究或基础研究,最终落到患者的诊疗中,落到生命上。比如,到底什么样的食管癌患者适合做免疫治疗,毛玻璃结节到底要不要开刀,如何规范随访?能否从肿瘤微环境、基因突变中窥探到些许线索,能否将这些问题标准量化?”李鹤成说,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给胸外科医生的挑战与问题也越来越多,还有太多未解决的需求,还有太多正在等待的生命。
撰文:张亚杰唐闻佳
原标题:《瑞金名科
胸外科:划时代技术涌现的当下,关照生命容不得一丝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