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了大型猫科动物,非洲草原上的狮子,野兽气质十足,令人望而生畏。同为猫科动物的家猫就不同了,它可以算是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了。人类驯化了很多动物,猫已经和人类共同生活了至少年了,然而,猫十分委屈的诉苦道:“为什么十二生肖没有我,六畜里有马、牛、羊、猪、狗、鸡,但还是没有我,人家真的很不开心啦,嘤嘤!”
猫从它的祖先那里继承了骄傲的王者之气,它们和其他宠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从不屑于去讨好主人。它们不会用卑躬屈膝的讨好换来主人的宠爱。想当年他的祖先是野外的猎食高手,是彻头彻尾的肉食性动物,因此猫是需要摄入肉类的,摄入肉类蛋白以维持肌体需求,如果长期不给猫吃肉,猫的身体就会分解消耗自身肌肉组织,来弥补自身蛋白摄入的不足,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这只猫肌肉萎缩。猫粮一般都有肉类成分,所以养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吧?那么猫身上吸引我们的除了敏捷的身躯和讨喜的长相外,就是它铜铃般的眼睛了。
猫的眼睛有着超强的夜视能力,是什么让猫在黑暗中仍然可以明察秋毫?
1、猫的视野范围很大
猫的眼睛比人类有更大的周边视觉。猫的视野大约是度,人们只能看到大约度。而且它的瞳孔在昏暗中可扩大至眼球表面的90%,更加聚光,识别范围更大。
2、猫可以将微弱的光线捕捉到眼底
虽然猫是典型的近视眼,只能看到大约6米的物体,再远就朦胧模糊了,而我们正常人的视力可以看到30多米左右的物体。在白天强光的照射下,猫的瞳孔缩小得像一条线,而且猫咪几乎看不到鼻子底下的东西,这就是它们有时无法准确找到我们放在它们面前的食物。但是在夜里,有一丝丝微光的时候,你会发现猫的两只眼睛会发出很亮的光,猫杰出的夜视能力要归功于视网膜后面的一层组织,绒毡层,位于视网膜后面。绒毡层反射光线,增加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可用光线,从而改善弱光条件下的视力。
眼睛里有两种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可以感受光的颜色,但是在黑暗中,视锥细胞不能发挥作用,这个时候,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就上场,这种细胞无法感知色彩,但对光线强弱敏感,因而在黑夜里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黑白的。猫的视杆:视锥细胞的比例是25:1,而人类只有4:1,因而当切换到黑夜,猫就变得比人类更为灵敏。
根据猫的眼睛这种特性,人类研制出了能在光线十分黑暗的环境中辨别不同物体的工具,夜视仪。在*事侦查,执法,隐蔽目标观察方面有重要用途。
我们知道,绝对0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温度越低,波长越长。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当温度为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所以这就是铁为什么会被烧红。对于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波长不同,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动物辐射红外线的波长也不同。
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夜视仪的工作流程为:通过集采微弱的红外光→处理转化为夜间模糊的图像→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红外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
作为夜晚活动的夜猫子,在晚上捕猎的效率会更高,对手可能完全看不到猫的踪影,就已经一命呜呼了。一些重要的*事行动一般也选择在晚上,比如我们熟知的夜袭本拉登,海豹突击队全部都带着夜视装备,在目标没有防备,或稍有警觉的时候就闪电出击。
最后希望大家像猫一样对未知的知识充满好奇,只有好奇才能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讲究科学,不要过度好奇,盲目探索,注意一句老话,好奇害死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