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肌萎缩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武直十研制团队揭秘首飞那年全年只休假两天
TUhjnbcbe - 2020/6/25 10:16:00

武直十研制团队揭秘:首飞那年全年只休假两天


    吴希明敬业,但是不


    蛮干


    ,他在工作中非常尊重科研规律,从来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让设计员带着疑问去装机。也正因如此,直10在定型时没有留下任何风险点和隐患,实现了


    零问题


    完美交付,一经配装部队,立刻形成战斗力。


    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还有吴希明的好学。作为型号总师,吴希明技术水平很高,对型号涉及的各个专业都很了解,但他仍然非常虚心好学。时任航电武器研究室主任的雷咏春对此印象特别深刻。在一次讨论会上,吴希明因为航电专业的一个问题跟她争论起来,第二天又拿着航电专业的书籍特意找她道歉,承认自己的观点有失偏颇。谦虚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以德服人的团队领袖


    在大家眼中,吴希明不仅是敬业谦逊的型号带头人,更是平易近人而有人格魅力的


    大家长


    。身为直10团队的领导者,吴希明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是他从不把压力传递给大家。他以一种平和委婉的方式,坚持着对事业的执著;用自己的担当,为团队营造了一个单纯、宽松的技术环境。


    在工作中,吴希明经常引导大家交流甚至是


    拍桌子


    讨论,因为他坚信


    不同的思维撞击迸发,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


    。在他营造的宽松氛围下,讨论会上不管是副总师还是技术员发言都十分踊跃,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探讨出了解决方案。


    结构研究室副主任汪洋说,这种讨论会对于这样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团队意义非常大,


    吴总会带领大家探讨


    为什么这么干


    ,而不仅是


    怎么干


    。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年轻人们掌握了工作方法和思路,学会了如何梳理问题、排除落实、寻找根源。


    关于吴希明对年轻人的


    循循善诱


    ,旋翼动强度组的朱定金感触颇深。2010年,朱定金作为项目代表向集团领导、专家做故障归零汇报,当时他非常紧张。吴希明看出了他的局促,会议结束后特意找到这个年轻人,跟他分析怎么样能做得更好,鼓励他继续努力。朱定金深受感动,他至今仍记得当时吴希明说的


    要在问题中吸取教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而今,在吴希明的鼓舞与带动下,朱定金已成长为团队的核心力量,任职主任设计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吴希明的引领下,直10这条线上成长起来了很多青年技术骨干,副总设计师武庆中、强度研究室副主任彭海峰、旋翼传动研究室主任吴明忠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和引领,这支队伍成为了我国直升机研制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竭尽全力、共同研制、共同提升,通力打造出了完全自主创新的直10。


    这么大范围的自主创新,可以说在国际上没有先例,平台、发动机、传动、燃油、飞控,一揽子全是新的。


    汪洋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付出了艰辛努力,长期坚持


    7


    11


    工作制。在首飞那年,整个团队全年就休息了两天,国庆一天,除夕一天。但是没有任何人有怨言,因为


    吴希明在和大家一起战斗


    。


    所长邱光荣曾这样评价吴希明:如果没有他这种技术带头人,我们就很难突破直升机领域的技术关键;如果没有他这种强烈的事业心,我们就很难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吴希明是我们心中的一杆旗帜,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榜样力量。


    永不停息的


    直10精神


    直10一经面世,就获得了广泛赞誉,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但吴希明没有独享这份荣光。就在不久前,吴希明荣获


    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人才


    称号。他在颁奖仪式上的话掷地有声:


    今天的成绩应归功于团队,归功于广大直升机人。这份荣誉是对直升机产业发展的肯定,是对直升机人几十年来努力的肯定。


    在与直升机所科研人员交流的过程中,能感觉到他们对直10精神发自内心的认同:


    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有韧性、特别讲奉献


    。漫漫征程中所形成的直10精神,融化在吴希明心中,也融入了直升机所广大科研人员的血脉。


    但吴希明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吴希明说,产品的定型和交付不是目的,研制出优秀的装备配装部队,建设国防强国,才是直升机人的最终目标。直10研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后面还有更多事情需要去做,去不断提升。


    直升机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直10精神


    的火种也仍在闪耀,生生不息。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直十研制团队揭秘首飞那年全年只休假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