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自古以来,
“佳人伤春,才子悲秋”,
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且伤春多见于暮春,
悲秋多发于晚秋。
伍蠡甫临巨然《秋山问道》
“佳人伤春”之咏,
在古诗词中俯拾皆是:
李清照《浣溪沙》:
“髻子伤春懒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朱淑真《蝶恋花》:
“把酒送春春不语,
*昏却下潇潇雨。”
……
“才子悲秋”之辞,
更是不胜枚举:
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李益《上汝州郡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
伤心不独为悲秋。”
……
明蓝瑛《秋山渔隐图》
从养生角度讲,
无论伤春还是悲秋,
都是在生“病”,
这种“病”可以说是一种“季节病”
——“伤春病”和“悲秋病”。
有人认为,古代的才子佳人之所以经常患这种“病”,其主要原因在于暮春和晚秋都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
时逢晚秋,正是“悲秋病”多发之时。
“悲秋”真正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应如何从生活起居、精神调摄
等方面预防和远离“悲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从文字的构成来看,“秋”与“愁”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愁”字由“秋”与“心”组合而成,《说文解字》说:“愁,忧也。从心,秋声。”“愁”既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因“秋”字有“禾谷孰(熟)”之意,有学者猜测,“愁”的本义可能是人们担忧秋天农作物的收成好不好。
“秋者,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敛,即收敛。古人认为,秋天受西方燥气影响,万物收敛,在情志上易使人产生忧愁的情绪。
《礼记》说:“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
《*帝内经》说:“西方生燥……在藏(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可见时节上的“秋”与人类情志上的“忧”或“愁”确有某种“天人合一”的关系,但忧不可过,过则伤身。
《*帝内经》说:“忧伤肺。”又说:“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忧愁,首先伤的是肺。所谓“逆秋气”,就是没有顺应秋天万物收敛的自然规律,神志不安,忧愁过度。如此这般的结果,就是手太阴肺经不通,肺气虚弱,胸闷气喘,鼻塞咳嗽。所以黛玉悲秋,一到深秋便咳嗽不止,缠绵于病榻。
张大千《登高图》
如何预防和远离“悲秋”?
在情志调摄方面,
《*帝内经》提供了两个“良方”:
1、“喜胜忧”。《*帝内经》认为,喜为心志,忧为肺志,心属火,肺属金,因火克金,故可用心志之“喜”来治疗肺志之“忧”。
元代名医张子和,曾用此方法治愈一因父亲去世而悲伤过度心痛不止的病人,此病人服了很多药均不见效。张子和去时,见一巫婆正在病人家中装神弄*,便模仿巫婆的动作取笑巫婆,揭露其骗人的把戏,病人看后哈哈大笑,没多久便不药而愈。
2、“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风萧瑟,金气肃杀,万物易伤。此时节最忌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平时要收敛神气,保持心境安宁,气定神闲,尽量不受外界事物影响,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渡过秋天。
徐悲鸿《晚秋喜鹊图》
在起居饮食方面,《*帝内经》提醒要注意以下两点:
1、“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是为了顺应秋气的收敛,以养“收”气;早起是顺应早上阳气的生长,使肺气清爽舒展。
2、“谨和五味,不可过偏。”《*帝内经》认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即人的五脏六腑,虽因五味而生,亦因五味而损。
具体来说,就是饮食酸味过重,会使肝脏精气津液外泄,导致脾气衰竭。饮食咸味过重,会损伤肾脏及骨髓,导致肌肉萎缩,心气抑滞不通。饮食甘味过重,会造成心闷气满,喘息不止,脸色发黑,肾气失衡。饮食苦味过重,会使脾脏失去濡润,导致胃气积滞。饮食辛味过重,会导致筋脉松弛涣散,精神不能集中。
而五味的增减损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就秋三月而言,七月宜减辛增咸,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八月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九月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
娄师白《秋趣》
医家云,
“胃不和则寝不安,
寝不安则神不宁”。
要远离“悲秋”,
吃好睡好是前提。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恬淡宁静、精神内守,
自然能化解“悲秋”于无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葵(翻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