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外科主任。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几乎从不忌口,想吃就吃,想喝就喝。55岁了,他甚至一次能喝一斤白酒。
他是杭州医疗系统里有名的肌肉男,肱二头肌、胸肌,还有六块腹肌,块块分明。
他一年到头也很少生病,包括感冒。手术时能从早站到晚,科室里没有一个年轻医生能拼得过他。
医院颈胸、肿瘤外科主任冯永生。
1他的养生经到底是什么?每天走10公里,坚持了40年
说到自己的养生经,冯主任有些小得意:
“我每天坚持走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路,差不多有10公里,已经坚持40年了。”
理论上说,冯主任40年来共走了14.6万公里,约绕地球3.65圈(绕地球赤道一圈约4万公里)。
40年来,冯主任每天晚饭后半小时,就独自一人去走路。有时候在马路上,有时候在小区楼下。
现在,家搬到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附近,就到学校操场上走。遇到下雨下雪,就在家里走。即使那天有应酬,只要能在8点前结束,他照旧会去走路。
“养成习惯了,不走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睡不着。”冯主任说,“走完后冲个热水澡,身体特别舒服,晚上也睡得特别好。”
2国际权威杂志都推荐每天走路的好处太多了!
一周步行三个小时以上,就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道,一周步行三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卫计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
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表明,要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途径之一就是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
美国《自然》杂志也有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因为步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也有疗效。
据英国《每日邮报》年10月4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散步一小时,乳腺癌患病风险降低14%。
美国癌症学会的科学家选取了7万多名绝经后妇女,其中有多人在随后17年内被诊断患上了乳腺癌。在这群女性中,有47%的人说散步是她们唯一的娱乐活动。
研究结果显示,与每周步行3个小时或更少的女性相比,每周散步至少7个小时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14%。
4走路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心脏:
规律的运动会让心脏增重、心肌细胞增加、室间隔厚度增厚,心脏功能进而增强。
运动能使心肌细胞变强,这也是心脏得以强壮的原因之一。以往人们有个误区,认为强度大的无氧运动最好。
而实际上,高强度的无氧运动主要是训练肌肉,并不能强壮心脏,反而是散步等缓慢的有氧运动更能真正呵护心脏。
肺:
散步能够增加肺活量。据统计,成人的肺约由7.5亿个肺泡组成,是负责呼吸的主要器官。
平时,我们呼吸所用到的肺泡数量还不到1/3,而规律地散步时,身体会动员更多的肺泡来参与,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肠胃:
众所周知,散步有助于增强食欲和消化功能,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从而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其实不单单如此,有研究表明,散步可以增加心脏的泵出功能,加大心血输出量,改善外周循环,促使更多的血、氧进入肠胃道,有助于减轻胃肠道潜在的缺血问题。。
骨骼:
散步可以增强骨质,改善骨骼结构,调节所承受的压力、张力,从而使骨骼更强壮。
散步还能增加骨密度,每日行百步,能很好地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及代谢,延缓骨细胞老化。
对于关节不好的人,散步尤其适合。散步是呵护骨关节的最佳运动之一,既不增加膝关节负重,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情绪:
走起来心情会变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人心情的好坏,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直接相关。而大脑在运动时会产生内啡肽,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内啡肽因此也被叫做“快乐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减轻压力和不快。如果家人饭后一起散步,还能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更有助于家庭和睦。
5专家给散步爱好者的三点贴心建议
运动是身心一起练
在慢运动中,更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动形、调息的协调统一。
散步时应尽量专注,调匀呼吸。带着这种认知去散步,身心会更舒畅。
尽量放松,张弛有度
散步也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放松、深呼吸相交替,不要一直走。散步结束后也可以进行伸展运动、拉筋训练。
散步讲究细水长流
散步本身运动量适中,但频率却不低,贵在坚持。一般持续15分钟以上的运动对于心肺更有益。
建议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的时间以个人方便、便于坚持为宜,不强求早晨。
几乎从不忌口,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一年到头也很少生病,包括感冒。这位外科主任医生的长寿经验,竟然只有走路。
长期坚持走路,好处太多了,这么简单易行的祛病、延寿妙方,一定要发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本文转自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