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在50岁以前,男性发病率较高,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超过男性。在80岁以前,男女两性的发病率了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甚至长期卧床者可出现膝关节的挛缩、肌肉萎缩等。该病是老年人致残的常见原因,也是需要进行康复的重点病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4个病理因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病有复杂,与身体很多因素有关,下面具体介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4个主要病理因素: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产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因素。伴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软骨营养供应不足,出现软骨变性、软骨细胞少,软骨的弹性和溶性下降。
另外,膝关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软骨的磨损,逐渐出现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但是这种机制在年轻人是很少见的,因为年轻人膝关节修复和代谢非常快,即使有轻微的关节软骨磨损,在经过一段时间甚至一晚的休息足够修复关节的小磨损。
最后,在老年人中,其骨骼无机物也逐渐增多,骨骼的弹力与韧性减低,从而容易造成软骨细胞损伤,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2、关节损伤和过度使用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运动爱好者,或者跑步爱好者,他们通常喜欢长时间的运动、甚至长时间地进行剧烈运动,比如野外跑步、野外定向越野运动。这些运动都是需要膝关节进行剧烈地运动,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关节本体感觉下降、甚至道路崎岖滑坡,都容易引起膝关节的损伤。
当膝关节损伤之后,常常容易引起慢性退行性改变,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活动需求最多的关节,损伤之后的关节因为关节修复时间不够、损伤部位的血运差,容易引起慢性膝关节炎。另外,任何原因引起关节形状异常都可改变关节负荷的传送,对关节软骨面局部的负荷和磨损增加,可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肥胖
肥胖对膝关节的影响,可能与持续的负荷对负重关节的因素,有研究表明,人体在行走时膝关节的负荷是站立时的2-3倍,跑步时膝关节的负荷是站立时的4-5倍。因此肥胖的人,其体重对膝关节的负荷将增加,长期的影响可以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另外,有研究表明,体重增加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成正比。
4、遗传因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多有家族聚集的倾向。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机制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关节软骨的破坏和修复有关,生物机械学、生物化学、炎症及免疫学机制都参与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1、生物化学机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化学变化主要影响软骨基质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这两种成分,表现为软骨细胞不能有效地补充蛋白多糖的降解,使蛋白多糖含量进行性减少和大分子蛋白多糖结构变化,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下降,容易出现软骨损害。
2、生物机械机制
关节过度磨损,过度负荷或关节负荷不均还导致软骨细胞释放与软骨基质降解有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丝氨酸蛋白海、巯基蛋白酶和胺基蛋白酶,使软骨基质成分降解破坏,导致软骨容易磨损,以及磨损之后不易恢复。这类病人不适应长期进行运动,以减少膝关节软骨的损害。
3、免疫机制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免疫细胞及免疫介质从各个方面来影响软骨及骨的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