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震业“摇摆”跑法的原因,很多网友都以为是谢震业自身的习惯造成的。在谢震业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很多网友都在网上评论说,谢震业应该改掉这种“摇摆”的跑法,这样损失了很多没用的体能,对自身的成绩起不到作用。如果更改掉成绩肯定还会有所突破。
但小编最近看到一本年全运会的杂志,上面讲述了谢震业跑步“摇摆”的真正原因,并非个人习惯,而是因为伤病的原因。15岁时谢震业因为训练量过大,造成大腿肌肉萎缩,险些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出现伤病之后,进行不专业、不科学的康复训练,使得一侧髋关节永久性损伤。谢震业会在冲刺时“摇头晃脑”就是那场大伤的后遗症。
苏炳添在21日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中透露,他将发起成立“暨南大学苏炳添短跑实验室”,让自己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可以被借鉴传播,提升中国田径的竞技水平。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也为了提高中国短跑的成绩,苏炳添这些年确实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教训,希望这个实验室的建成,未来能让更多训练不规范,康复不规范的运动员受益。避免谢震业这种情况再次出现,让更多优秀的运动员更加科学地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我认为苏炳添确实有短跑的天赋。但真正让他把这种天赋释放出来的,是真正的科学训练。换句话说,如果苏炳添更早一点进行这种科学的训练成绩可能还要更好。年进行换起跑脚,再加上中国田径队引入外教和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科技的力量让苏炳添得以在32岁跑出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成绩。
最近几届的奥运会和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屡屡取得突破,与中国田径队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无关系。再引入外教的同时,我们的运动员也走出去,疫情以前常年在海外训练的10支,而且就近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多与国际高手同台竞技,增长的自信。
看过今年奥运会的话,大家应该还有印象,王春雨和苏炳添(接力比赛)比完赛之后的那种不甘心,都是源于对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有信心。巩立姣和刘诗颖“一投下班”的表现也同样来自这种自信。科学合理的归化使得中国田径正走在一条发展的快车道,未来必将还有更多的优秀选手不断涌现。